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柜台里的人间

阅读次数:31来源:凤冈农商银行  作者:宋沂檑  2025年9月9日

玻璃柜台像一道墙,隔开了两个世界。柜员在这边敲着键盘,看那边的人把日子叠成纸币的形状,存进来,或取出去。

王大爷的儿子来存钱那天,秋阳正斜斜地打在点钞机上。一沓沓旧钞带着潮气,边角卷得像枯叶。机器吞吐间,一张泛黄的纸片飘落在柜台上。“这是……”工作人员拾起来,看清上面的字时,指尖忽然发僵。

那是王大爷的笔迹,歪歪扭扭却用力极深:“这些钱是买棺材的,剩下的(不足部分)你们自己想办法”纸边有反复折叠的痕迹,像是被人揣在怀里焐了很久。小伙子站在对面,忽然红了眼眶,喉咙里挤出一句“我爸走前啥也没说”,声音就碎了。点钞机还在嗡嗡转着,那些带着体温的钱,原来早被老人标好了去向。

这样的场景,在柜台后并不少见。

张老太每月十五号准来,雷打不动。她总是拎着个蓝布包,里面是用皮筋捆好的零钱,一块、五块,最多是十块的。老太太耳背,我得凑到窗口大声说“存定期”,她才点点头,把存折推过来。存折的塑料皮磨得发亮,里面的数字像蜗牛爬,每月涨一点点,慢,却从不停歇。

有回她递钱时,看见她手腕上贴着膏药,我问了句“您不舒服?”她摆摆手,声音轻得像风:“老毛病,不碍事。省点钱,将来他(指老伴)一个人,手头宽裕些。”说着,从布包里摸出颗水果糖,颤巍巍地递进来,“姑娘,你尝尝,甜的。”

那颗糖我没吃,放在了抽屉里。后来才知道,张老太的老伴中风多年,她每天啃馒头吃咸菜,把省下来的钱,一笔笔存进那个写着老伴名字的存折里。她说:“我走了,他咋办?这些钱,能替我多照看他几天。”

柜台里的灯光总是亮着,照见过太多这样的故事。有人把尊严折进纸币,有人把牵挂存进岁月。那些递进柜台的钱,带着菜市场的烟火气,带着药味,带着老人掌心的温度,也带着没说出口的、沉甸甸的爱。

有时下班锁柜,看着点钞机里残留的纸屑,会忽然想起王大爷的遗书,想起张老太的蓝布包。原来这一方小小的柜台,装着的不只是数字,还有人间最实在的牵挂——是怕给儿女添负担的疼,是想为爱人留后路的暖,是普通人用一生的力气,写下的最朴素的诗。

一审:万远利
二审:宋健
三审:赵阿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