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在新时代的春风里触摸乡愁

阅读次数:255来源:工商银行遵义分行  作者:唐艳  2025年3月25日

春节,我踏着腊月的霜雪回到家乡——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这座黔北小城,正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文化传承:在守正创新中赓续文脉

走进道真文庙,朱漆大门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这座始建于元代的古建筑,见证了七百年儒学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大成殿前,一群身着汉服的少年正在习练传统礼仪,他们的动作虽显生涩,但神情专注,仿佛在与千年前的先贤对话。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这里,我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勃勃生机。

在玉溪河畔的仡佬文化博物馆,非遗传承人韩老师正在制作传统乐器“竹琴”。粗糙的双手在竹管上灵活游走,悠远的琴声在展厅回荡。“现在县里很重视非遗保护,给我们提供了工作室,还组织我们进校园、进社区。”韩老师的话语中充满自豪。文化传承既要守正,也要创新。在县文化馆,我看到年轻人用现代音乐演绎仡佬古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激发出文化创新的火花。  

改革新风:在深化变革中释放活力

县政务服务中心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标语格外醒目。前来办事的群众井然有序,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现在办事方便多了,一个窗口就能搞定,不用像以前那样到处跑。”一位办理营业执照的村民感慨道。党的二十大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这里,我看到了改革成果惠及百姓的生动写照。

教育改革同样令人振奋。道真中学新建的智慧教室里,学生们正在使用平板电脑上课。“我们与贵阳的重点中学建立了远程教学合作,县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校长介绍说。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这里,我看到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希望之光。

家乡新貌:在绿色发展中绘就新篇

漫步在玉溪河畔,曾经的臭水沟已变身生态公园。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步道上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以前这里垃圾成堆,现在成了大家休闲的好去处。”正在晨练的李大爷说。党的二十大将“美丽中国建设”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这里,我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走进大磏镇,一排排青瓦白墙的民居整齐排列,房前屋后种满了花草。村民老王家的小院里,太阳能热水器、垃圾分类箱等现代设施一应俱全。“政府补贴我们改造房屋,现在住得舒服多了。”他笑着说。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这里,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在县城新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商业综合体、文化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但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建筑设计中融入了仡佬族传统元素,现代与传统在这里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这里,我看到了城市的发展。

离别的时刻,我站在玉溪桥上回望这座小城。晨雾中的道真,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活力。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街一巷,都镌刻着新时代的印记,诉说着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再出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知道,无论走多远,这片土地永远是我的精神原乡,这里的变迁也将永远牵动着我的心弦。

一审:万远利
二审:宋健
三审:赵阿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