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抽屉,随手翻看往年的工作日志,里面记载了几次因及时处理单位同事与客户的纷争,不觉感慨万千,该类事件带给我无限思考,提笔浅谈声誉风险,以表达“人人都是农信代言人”的强烈呼声。
及时处理是声誉风险防控的前提。何谓声誉风险?早在2009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就对声誉风险给出了定义,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纵观该类事件,银行第一时间着手解决,及时把握与客户沟通的“黄金机会”,是做好声誉风险防控的前提,只有及时处理才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制度建设是声誉风险防控的保证。制度的指导性和约束性规定了职工做什么、如何做,同时也明确不得做什么。省联社2013年下发的声誉风险的约束性文件对农信社职工规范贯彻执行作了明确要求。农商行自身也相应建立了内控机制,将声誉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但是在建立声誉风险考核指标体系,从不同的方面考核声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实现对重大声誉事件处置的流程化管理以及建立声誉风险化解机制等,笔者认为还需加以明确、指导及监督。
全员公关是声誉风险防控的关键。“每一个农信人都是单位的形象代表”。通过全员教育与培训,使全体人员认识到,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这些无形资产比有形的资金、设备更为珍贵,更为难得。如果每一个农信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代表的是农信形象的话,那么企业良好的形象就能得到很好的维护。
声誉风险无处不在。俗话说“江山易打不易守”, 农信品牌就像一架永不停歇的战舰,在改革、发展、重组的浪潮中无畏前行。若想继续乘风破浪,我们就需要时刻保持危机感,更要有一份责任心和担当感,踏实肯干,充满信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