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律维权 > 风险控制与管理

贵州银行道真支行成功识别穿上“微信”外衣的金融诈骗

阅读次数:3525来源:贵州银行遵义分行  作者:周杨 莫珊  2018年8月24日

“您好,我要绑定一张银行卡进行微信支付转账,对方律师给我发过来违约诉讼申请,需要我马上转账。”贵州银行道真支行一位姓韩的客户焦虑催促银行员工的话语,引起了营业部经理的警惕,丰富的防诈骗经验让她产生了疑虑,于是主动上前与客户进行咨询。

咨询中该员工了解到,韩某通过短信收到一家自称某律师事务所的短信,短信中收到一张手机分期违约诉讼申请,对方要求通过微信转账20000元。韩某女儿的确办理了手机分期付款合约,担心由于未能及时交付相关费用影响女儿征信,甚至坐牢。韩某着急前来办理手机银行卡绑定业务,准备转账。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该员工已经肯定这就是一件穿上“微信”外衣的金融诈骗,于是一边安抚客户,一边让客户立刻与女儿取得联系。经过核对,这就是一起金融诈骗,我行工作人员专业的职业素养,有效保障了客户资金安全。

为了让员工和客户了解最新的诈骗技术,避免客户造成损失,遵义分行定期对银行柜台员工、大堂保安等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和警情通报,重点做好柜台业务时的提醒工作。

一是加强全行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各级公安、银监部门要求,及时开展金融机构安全评估工作,制定检查方案开展检查,对各类不足和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组织全行开展针对性各类案件防范培训,使每个员工各类金融诈骗手段,提高应对金融诈骗识别的临场处置能力。

二是加强消费者宣传教育及权益保护。深化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打击防范网络通信诈骗和非法集资诈骗、“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金融知识进万家等主题宣传活动,在宣教主题上更加突出新政策热点、在活动形式上走进广场、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乡村,突出自身特色,帮助广大消费者提升维权和防骗意识,普及金融知识,不断提升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实效。

通过积极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有效指导网点员工识别非法集资风险,堵截金融诈骗行为,在风险和客户之间竖起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