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中旬,有幸与赤水市政协、遵义银监分局相关科室、赤水联社等相关部门及赤水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前往浙江省安吉县考察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竹业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及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考察返赤已数日,安吉印象却常浮于脑,久难释怀。作为一名银行业监管执业者,思绪颇多,无以论及,仅盼从职业的角度作些许交代。
一、安吉印象
安吉是浙江省北部一个山区小县,全县辖16个乡镇,人口45万,县域面积1886平方公里,经济主导产业有竹制品、转椅、茶叶、竹笋制品,2009年全县财政收入1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万元。2010年5月末全县有银行业机构9家,各项存款余额18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金融业在安吉健康、快速、稳健的发展。
在安吉这样一个仅有竹资源的农业县,以加工业为龙头带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使银行业得到稳健发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探讨。通过学习了解,笔者认为安吉银行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信用环境,有借有还的信用意识在全民中得到高度重视。长期以来安吉县委、县政府把“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念根植于各项经济工作之首,认为要发挥好金融的核心作用,必须要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为银行信贷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齐心协力、团结合作。他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全县大力营造讲信用光荣、讲信用就会带来大发展的氛围,让信用成为企业、个人和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石;二是把信用乡镇、村、组和信用户的打造纳入各级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内容,实行严格的奖惩,从管理机制上助推信用环境的形成;三是严厉打击不讲信用、逃废银行债务行为。采取从经济手段上限制不诚信行为,让他们因失信而失去政府的经济补贴和政策支持。同时通过纪委、行政监察部门严厉查处不讲诚信的人和事,让诚信从机关延伸到各个经济角落。
2、创造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平台。对银行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政府每年按银行业机构信贷增量的大小给予奖励,有效地激发了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热情。
3、引导组建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为银行业提供贷款担保平台,切实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有力的促进了银行业在贷款操作上的合规、合法。使企业在需要资金的时候及时得到贷款支持,增强了银行信贷投放的信心和企业按时还贷的责任意识。
4、积极引导银行业机构贷款支持。工作中,各级政府让银行提前了解政府经济发展思路,参与项目研讨。长期以来安吉政府从不干预银行业依法开展金融业务,从不强求银行业为企业和项目贷款,为银行业机构自主经营创造了一个没有行政干预的良性空间,让企业和银行按照市场规则进行公平融资。同时平等地对待在安吉的每一家银行业机构,政府认为如果在安吉的银行业机构减少了,没有了银行业机构的竞争和共存,安吉不会没有良好持续的金融服务。
5、加大对专利权质押、林权质押、分散的农村农民土地和其它有效资产的行政处置和组合。让这些资本变成可抵质押的合规合法抵质押物,让银行贷款合法有效,让借款人能够得到贷款。一是鼓励企业和产品创品牌,对获得各级授予名优品牌的企业和产品分别不同档次给予奖励,有力地推进了更多的知识产权、专利权能够在企业需要的时候得到质押贷款;二是运用多种手段让林权和分散的农村农民土地和其它有效资产整合为合规抵质押物,让需要借款的人在贷款的时候能提供合法有效的担保。
6、银行业机构按照金融监管要求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既为安吉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同时也为银行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不仅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在改制过程中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让信用社有效的消化了历史包袱,而且积极支持信用社创新金融产品,为金融新产品的顺利推广运用保驾护航,及时有效处理在金融新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和矛盾,让银行更多更大胆地进行业务创新。
7、银行业机构善于在安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寻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机和时机。从安吉金贸竹家具制品有限公司、汉洲竹制品有限公司、皈山惠农茶叶专业合作社到硒谷水稻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信用社的贷款或银行的贷款都是在企业已经取得了较好发展的时候、在形成产品优势的时候,估计企业有资金困难的时候,信用社或银行主动上门为其提供信贷服务,而且风险可控的贷款资金是用在了企业发展的刀刃上,起到缓解企业燃眉之急的作用。
8、银行业机构执行监管指标和坚守风险底线的意识强。从安吉银监办了解的情况看,所有的银行业机构都不会闯监管的红灯,银行业机构认为这是银行经营的最后的风险底线。比如某家银行业机构考察到一个好的贷款项目,自己的单一客户贷款限额要超标,这家银行会向县内的其他银行发起银团贷款倡议,共同支持贷款项目。
二、安吉随想
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在现代银行经营的今天,银行经营的就是风险,控制风险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和发展。在银行信贷这一过程中,良性的循环会给借款人和银行带来双方都感到宽松自由的环境,反之,银行会更加审慎,借款人获得贷款会更加困难。哪里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哪里就会出现良好的银企关系、银政关系、银监关系。这样的环境需要政府、借款人、银行有效地充当好自己相应的角色,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才能和谐共进。
银行经营的资金是老百姓的存款,银行是凭借国家信用作保障,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老百姓才会把钱存入银行里。如果银行经营的结果是资不抵债,老百姓的钱要缩水,这银行就开不下去了。因此银行自身要审慎经营,要防范经营风险,要有完善的内部制约机制,这样才能实现稳健经营的目标。
为了保障存款人的利益,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国家必须对银行业实行监管,及早发现和纠正银行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趋向,监管必须保障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向,要创建适度的监管容忍度,否则监管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监管是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搞好监管工作是神圣而光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