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赶乡场来了,快点去学学啷个认假钱。”
“信用社赶乡场来了,快点把你家的烂钱拿去换新的。”
“信用社赶乡场来了,快点去换点零钱用。”
6月3日、4日,是余庆县最边远的乡场——关兴镇狮山村、小腮镇哨溪村赶集的日子,当身穿工作服的信用社工作人员出现在这里的时候,赶集的群众沸腾了,奔走相告。
余庆县农信社在人行余庆支行的组织下,来到乡场,为群众送去辨认假币,兑换零、破币等金融服务。
近年来,余庆县农信社坚持以服务“三农”为立足点,扩大了金融服务范围,消除了金融空白乡镇,全力打造服务网点,在全县10个乡镇中,共设立了16个服务网点,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网点,除了县城有5个网点外,在人居较分散的大乌江镇设立了3个网点,基本实现了金融服务全覆盖。但在一些边远村寨,离乡镇所在地较远,加上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较多,家里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这些弱势群体要享受金融服务极为不便,同时容易上假币犯罪分子的当,为了将金融服务深入到全县各个角落,普及群众的人民币知识,余庆县农信社开展了此次金融服务进乡村服务。
在活动现场,赶集的群众纷纷前来辨认假币,在工作人员耐心的解说下,将假币与真币进行认真对照,掌握了辨认假币的几个要点。有的拿出在家里放了多年的破币,找工作人员换成崭新的,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有的老人将身上了100元钞票换成了10元、20元、50元的零币,说这样就不怕被坏人骗了。
听说信用社也来赶场了,狮山村高碑村民组71岁的老人黄明举赶快翻出两年前放在被子下面被老鼠咬坏的3张50元面额人民币拿来兑换,看到自己手里的破钱被换成3张崭新的钱,老人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激动地说:“还是共产党好啊,还是咱农村信用社好啊,处处都为我们老百姓着想,遇着这样好的社会,我还想活到120岁呢。”在场的人都开心地笑了。
在哨溪乡场,麻窝村民组村民李仕兴学习了假币的识别方法,高兴地说:“在我们这些偏远的地方,换假钱的坏人太多了,基本上场场都有,不学点认假钱的方法,说不定哪天就遭骗了,今天我晓得了啷个认假钱,回去我还要教今天没来赶场的邻居也认认。”
两天的时间里,共为群众兑换零、破币10万余元,发放人民币宣传册3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