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大唐明月数风流

阅读次数:1614来源:遵义红花岗农商银行迎红桥支行  作者:张家园  2016年4月20日

“这是一个最繁华的时代:鲜衣怒马,胡姬如花;这是一个最残酷的时代:骨肉相残,人命如芥。”第一眼看到《大唐明月》的时候就被小说的标语深深地吸引了。

对于大唐的历史特别的热衷,因为它有“天可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有中国的唯一则天女皇、有裴行俭、苏定方、薛仁贵等数不清的风流历史人物。崇拜英雄的我,幻想能穿越时空亲自去看一看大唐的风貌,领略一番别样的历史风采,攀一枝长安名花,摘一段卷帷月光。

《大唐明月》全书六卷百万字,分为市井篇、宫廷篇、家族篇、西域篇,堪称一部鸿篇巨制,不同于一般的言情小说,不仅限于男女主的谈情说爱,更像用了裴行俭与库狄琉璃的爱情故事来为枯燥的历史润色。作者蓝云舒的写作功力深厚,对大唐风情:从长安洛阳到西域战场、从庙堂到市井、从宫廷到高门宅院,但凡能烘托出千年前的大唐盛世风情,作者都不遗余力的去描写,留下了一段真实的大唐红尘往事。

故事从唐高宗永徽四年开始到武周夺唐三年后截止,时间跨度四十年。小说的男主裴行俭青史留名,史学家的评价是“儒将之雄”。书里面宦海沉浮几十载,沙场点兵,无论阴谋还是阳谋他都游刃有余。女主琉璃不同于一般的穿越女,不想去改变历史,顺势而为,尽力争取自由。男女主之间的感情线发展也是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

作者笔下的男主裴行俭虽是中眷裴的宗子,可惜生于乱世,一出生就背负了家族的复兴希望,少年师从苏定方,精通兵法。开始时仕途不顺,由于写的一手好字受到了高宗的赏识,被提拔于前,裴行俭一生都铭记高宗最初的赏识之恩,对李唐皇朝忠贞不二,誓死不悔。书里面写他擅长面相,对武氏“牝鸡司晨”之事想来也是有所预料的,所以才会一再地忤逆武后,因为他要守护的是李唐王朝这,符合他的士大夫形象。国家国家,先有国,再是家,忠君爱国是他不变的信念。裴行俭让人钦佩的一点就是当他在理想与爱情面前两难时,为了琉璃在尚有退让的余地时可以退让;这是他小心守护的爱情但是触到了心中底线时,谁也无法撼动,这是他舍生忘死的忠义。这样的两难才让读者觉得真实,每个人在生活里都会遇到选择的时候,艰难的矛盾抉择让人物形象更加的立体。大结局里,当他以为自己命不久矣仍然想着奔赴战场守护国家,“儒将之雄”的美誉绝非浪得虚名,不负家国恩义,亦不负儿女情长,结局美满。

记忆最深刻的一个情节就是主人公离开长安后到了西域,裴行俭与鞠崇裕(西域篇的男二)的一段对话:“世间之人,若想不做米虫禄蠹,何其难也!当日我也曾问过恩师,人生在世,不满百年,王侯将相,乡野匹夫,转眼间不都是这一堆白骨,建功立业或是碌碌一生又有何不同?恩师告诉我,白骨自是绝无不同,只是在他看来,身为男儿,既来这世上一遭,总要令这世间,少一些荒野乱草间的白骨。因此若是为官,当泽及子民,造福一方,而为将者,则当以战止乱,擒贼擒王!如此,便是自身最后化为白骨一堆,也无愧于天地,世子在西州的所做所为,自是不能以米虫而论,裴某也不过是这些日子以来,才勉强算不得禄蠹”……“一则所谓命数如此,此间曲折原也一言难尽;二则,我生平志向,不过回报师恩君恩,使这大唐月光所照之处,略少几处沙场,略少若干白骨荒丘。”看得人热血沸腾、拍案叫好!

小说里也有着各式的配角,大都在历史上有记载的。作者把文中的每一个配角都描画的相当出彩,人物性格鲜明。既不夺主角的光彩,却也独放其光芒。譬如聪慧的柳如月,娇憨的云伊,智慧的武后,娇媚的武夫人……

在《大唐明月》中,从那些让人心神向往的饮食风物,到宫廷政治的血雨腥风,到高门世家的明争暗斗,再到西边战争的谋算攻克,每一个事件来龙去脉,谋略算计,都蕴含着深深的古人智慧。

如果用作画来比喻,《大唐明月》就像一幅工笔画,一笔一画都磨砥刻厉,呈现给我们一卷盛世年华下的锦绣繁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