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律维权 > 协调与合作

余庆联社“三确保”扎实做好公众教育工作

阅读次数:1208来源:余庆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作者:黄超  2016年2月24日

近年来,为了适应和满足日益增长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建设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全面提升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余庆联社作为县域农村金融主力军,主动承担起金融消费者教育的社会责任,不断完善农信社开展公众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帮助城乡广大群众增加金融常识,提升金融安全意识,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权益。2013年以来,余庆联社投入公众教育服务经费达105万余元,累计开展活动750余次,受众人数达88000余人次。

建章立制,确保公众教育形成习惯。县联社将公众教育宣传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求辖区内各信用分社、营业网点牢记公众教育宣传职责,并将此项工作当成一项任务,形成一种习惯。充分利用赶集日、节假日等特殊时段,纷纷组织信用社员工走上街头或者深入社区、村寨,在人流量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展 “面对面”金融宣教活动。信合员工借下乡之机,将宣传资料随身携带,并发放到一家一户,对不识字的农户还进行全面通俗细致的讲授,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反反复复,广大信合员工早就将金融知识普及、提高社会公众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能力视作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使老百姓充分了解、接受信用社各项业务产品特性、知悉产品风险、掌握风险防范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公众金融知识水平,让老百姓多一份金融了解,多一份财富保障。

形式多样,确保公众教育多方参与。为使公众教育宣传有新意、有深度,县联社除了利用深入农村、社区等传统教育宣传形式以外,还积极通过电视台、广播电视台长期播出信用社宣传片,通过报刊杂志等报道系列专题专栏等多种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扩大受众面、提高影响力,使公众可以及时、有效、方便地获得金融普及知识。为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用得好,积极创新活动方式,全面开展“金融夜校”活动。县联社抽调业务骨干组成“金融夜校”工作队,利用农户晚上的空闲时间,逐组逐村开展金融知识培训,传播金融知识、宣传信用工程。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金融服务送进千家万户,打开了广大农村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之门,深受老百姓欢迎。 

内容丰富,确保公众教育通俗易懂。为了满足农村商业化程度日益提高所带来的金融需求,按照省联社在全省各级信用社大力推行的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金融创新等“三大工程”, 县联社契合大众需求特点,对宣传教育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编撰制作宣传材料力争做到简洁明了、易识易记,并确保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围绕信用社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特点、安全使用提示,以及金融市场热点问题等内容,分别从信合卡、个人贷款、自助设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方面向公众普及信用社基础知识,让全社会知晓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全方位满足“三农”金融服务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