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到基层调研,发现网点垃圾箱里外散落着一些纸团,展开一看,竟是银行发出的宣传折页。宣传折页设计讲究,图文并茂,从产品功能、使用方法,到银行网点的电话地址,细到每一个产品经理的姓名电话都一应俱全,宣传语也颇具感染力。但银行人的苦心客户似乎并不买账,心疼之余,我也在思考银行产品宣传方式是否得当,为什么宣传品沦为了随意丢弃的“小广告”。
信息社会各种广告铺天盖地,让人不胜烦扰。很多人每天低头删掉手机里的营销信息,抬头拒绝塞向你的小广告。要是银行宣传品也跟着去凑这个热闹,难免让客户产生排斥心理。况且,银行的产品不断翻新,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就是业内人员也一时难说周全,仅凭一张宣传单难以给客户讲解全面,宣传效果自然会打折扣。
因此,应当重新审视宣传思路,突破固有方式,从客户的金融需求出发,量身定制宣传模式。可以扩大95599电话服务功能,做到智能电话和人工宣传相结合,全方位为客户答疑解惑;在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微信等新媒体的宣传功能,有针对性地建立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朋友圈”、“客户群”,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利用客户经理了解客户、维护客户的便利条件,针对不同客户开展个性化宣传推介活动,做好延伸;与客户进行互动,比如开展产品个性化体验式征文活动等,让客户“现身说法”,增强宣传的可信度;配备网银体验机等产品,银行人员跟踪讲解,现场操作,把宣传新产品落到实处,避免纸上谈兵,使宣传产品进一步物化;加强服务,做好客户维护,拉近与客户距离,培育客户的认知度和信任感。
总之,切不可把宣传品硬塞给客户,而是要把它变成金融服务的一部分,让客户从被动排斥到主动接受,从而达到印制宣传品的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