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协调服务 > 农民专业合作金融服务

信合村村通,村村通幸福

阅读次数:1544来源:红花岗联社资产保全部  作者:徐刚  2015年7月13日

刷卡、输入密码、登记、取款……,当你置身于红花岗区任意一个乡镇,映入你眼帘的都是那熟悉的一幕,在一部部固话机模样的“村村通助农便民POS机”前,老百姓轻车熟路地从“村村通”店主那里进行现金取款、刷卡消费、余额查询。

红花岗联社自2013年开展启动建设“金融便民服务点”以来,很快就在红花岗的乡镇、村组成“星火燎原之势”,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金鼎山镇黄钟村村民余老伯说:以前取钱很不方便,得跑到镇上、区里取,来回浪费时间不说,由于岁数大了,行动不便,非常麻烦。自从信用社在家门口设立了“金融便民服务点”,老人家每月都定时来到这里,随时查询掌握他在远在深圳打工的儿女给他寄的钱到账了没有。

金鼎山镇黄钟村“金融便民服务点”负责人刘朝健支付给老百姓的钱是他自己垫付的现金,而“村村通助农便民POS机”,每发生一笔取现业务,农信社都会自动将取款人账户中相应的金额划给刘朝健的银行卡里,同时给付一定的手续费或补贴。

刘朝健边和我们说着,一边熟练地操作“POS机”,刷卡、取款、转账,一招一式显得有模有样,他说他已经搞清了“老少爷们’的办理业务的习惯:低保月初领取,新农保10日领取,养老保险20日领取。掌握这些规律后,排队办理业务的现象也不再出现。

开展“金融便民服务点”建设,是红花岗联社通过镇、村合作商户服务点布设银行卡受理终端,向持卡人提供小额取款和余额查询等金融服务。这是一种方便老百姓取款的新型取款方式,如果在农村设立ATM等自助取款设备,不仅维护成本高,运钞麻烦,而且操作流程比较繁琐。

从2013年起,红花岗联社就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各乡镇所辖行政村人员密集的超市、百货商店等建起“金融便民服务点”。服务点的选取一般依托有经济实力、信誉良好、有服务意愿的商户,服务内容为银行卡转账、代理小额取款、账户查询等业务,由合作商户代为支付现金,既能满足农村客户的简单金融需求,还能拓展银行的服务范围,实现双赢。

与金鼎山不远的海龙镇,“金融便民服务点”的推进也如火如荼。海龙信用社在较为偏远且无金融网点的龙泉村进行仔细的调研论证工作,设置了2个“金融便民服务点”,基本解决了4000余人的新农合资金的领取问题。

“金融便民服务点”不仅带来了取款的便利,更是让老百姓分享金融带来便利的窗口。在“金融便民服务点”的醒目位置都悬挂了《村村通取款服务条约》和《村村通取款服务操作流程》等宣传文件以及统一规格的宣传牌。之前对“金融便民服务点”持怀疑态度的老百姓,在看到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领取现金后,都说信用社办了一件造福一方百姓的好事。

老百姓对“金融便民服务点”无不拍手叫好。“一张银行卡、一部电话转账机,就能取款。不定时间,只要有需求,随时就能取,太方便了。”老百姓交口称赞的说道。

红花岗联社主任闵荣辉在金鼎山镇调研时强调:“为了破解金融服务弱化的瓶颈问题,有效解决老百姓取款难,服务跟着群众走,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金融服务,让广大群众享受到“足不出村”便捷的金融服务;“金融便民服务点”的建设,是红花岗联社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创新和普惠金融的一次重要尝试。下一阶段,我社将继续加强镇村合作,整合部门力量,全力推进“金融便民服务点”工作,加大对助农服务的宣传,筛选建设“金融便民服务点”,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便捷的金融服务,真正实现“信合村村通”,让老百姓感到“村村通幸福”。

截至2015年6月30日,红花岗联社在各乡镇村组共设置了53个助农“金融便民服务点”,覆盖了53个行政村,累计取款笔数达82779笔,累计取款金额达 4772.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