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时下,各级行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发现、挖掘、选树不同层次的“草根典型”,陆续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但是表彰之后,一些典型销声匿迹或质量下降,立不住、叫不响,失去了先进典型的功效。我认为,各级行在发现、挖掘、选树先进典型过程中,要让先进典型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为把好“选树关”,各级行要坚持唯贤是举,从平凡岗位上的“无名英雄”中、从日常工作里的善行义举中,发现和挖掘模范人物、岗位之星、业务能手等系列先进典型。在考虑不同岗位、不同层面选树角度的同时,保证既有默默奉献的“老黄牛”,也有敢闯敢干的探险者”,还有真抓严管的“包青天”,实现新的先进典型源源不断、老的先进典型提档升级。
先进典型树立后,职能管理部门应针对不同类别的先进典型,根据其培养方向和自身特点,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细划考核方案,例如每月评价其工作业绩、学习态度、思想状况、业务能力等;每个季度对入库典型组织业务考试、道德评价等方面的考核,保证成绩合格者保级、不合格者降级;每年开展一次总体认定,确保先进典型的“含金量”等。
为切实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和推广,各级行要拓宽典型宣传渠道,利用劳模座谈会、电视、报刊、橱窗等方式进行重点推介,并把典型宣传融入企业文化中,通过专题微博、微信等现代推介手段,开辟“典型人才库”。同时,可通过舞蹈、小品、相声、话剧等艺术表现形式,把先进人物事迹搬上舞台、送上荧屏、编入画册,使先进典型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易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