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摩托车撞了急匆匆过马路的行人。摩托车主上前第一句话:“没看到是红灯吗?不要命了?”倒在地上的人立刻反问:“你骑车不看路啊?撞了人还有理啦?”双方顿时陷入一片吵闹声中……他们都只顾着抱怨对方,忘了这个时候最该做的事,是送伤者去医院,留住最佳治疗时间,把事故损失减到最小。
生活中,面对矛盾与冲突时,我们常常做的事是抱怨,以“我以为”的思维方式去判断,站在自己的立场,数落别人的错误,而很少体谅别人的过错,问责于己。
从事临柜业务以后,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没少听我抱怨工作中的种种烦恼。常常有客户取一次钱要输很多次密码,反复给他说密码是六位数,结果却还是按错,着急和抱怨并没有让这样的状况改善,倒是让我对做好岗位工作的信心减了不少。
有一次,无意中我看到一个顾客输密码,他的手指在密码器上抖得很厉害,很长时间才按下了第一个数字,当按完最后一个数字时,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然后睁大眼睛看向我,意思是:我输得对吗?我对他说:“请按‘确认’”,他一激灵,“哦”!赶紧去找密码器上那颗绿色的键,找到后还不忘抬头问我:“是这颗吗?”,我点头,他才放心地按了下去。
这件事情在我心里烙了个印,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开始学习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以前的我,总认为记住六位数字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每个客户都应该要记得住,记不住、输不准确就该受到指责;认为钞票都要用钱包装好,卷成一团,放得发霉,揉得皱巴巴就应该被指责;认为每一个办理书面挂失的客户最后都能在家里找到丢失的存折;认为每个客户都应该对自己办理业务时所需提供的要件相当熟悉,对我们的业务操作流程都能理解。却不知道,我们面对的大部分客户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中的很多人以务农、务工为生,一年中没有多少握笔的机会。所以,在一张小小的取款凭条上,也很难找到“客户签名”四个字;拿着补登后的存折,也不知道那上面打印的一串串数字,就是自己天天念叨的各种补贴。有的人一年下来也办不了几次业务,钱放在家里发了霉也不知道,在他们的生活里,存取款这样的业务,就已经是相当复杂的手续,没有“我以为”的那么简单。
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我在工作中的态度有了改变,面对反应慢半拍的客户,多了理解和耐心,少了抱怨与指责,在他们为输密码着急时,说一声:“没关系,慢点儿输”,这样,他可能就不会再因为紧张而输错,这样的心态,并没有提高客户办理业务的素质,却让我在工作中有了轻松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