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四季春” 给乡村旅游插上腾飞的翅膀

阅读次数:1471来源:桐梓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作者:王远富  2013年8月5日

当下正值旅游旺季,桐梓——这片神奇的土地正敞开胸怀,接纳四海宾朋。

桐梓,一个旅游业发展优势特别明显的地方。这里有距今20亿年“桐梓人”发祥地遗址、红色经典娄山关、“神州第一七二湾”、神秘黄河沟、玉带水银河、极地尧龙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天然氧吧”美誉;交通便利,属贵阳重庆两小时经济圈,铁路、高速路及正在修建的高速铁路四通八达……
       “三化一游”是桐梓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点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引导,反之,会如一潭死水激不起浪花,几年前的桐梓旅游业发展状况就是实证。

随着“三化一游”战略的提出,桐梓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春天终于来临。政策的支持,让百姓尝到了甜头,也看到了希望。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及众多优惠政策(如政府免收管理费)的纷至沓来,农家山庄如雨后春笋般随处可见;被遗弃破败的景致焕然一新;闻所未闻的景区被深入挖掘;被遗忘的历史被翻开新的一页……
民间有人甚至断言,“没有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号召,恐怕黔北民居不会成为桐梓的一种时尚,20亿年前‘桐梓人’遗址恐怕会被永远深埋……”
 
       “四季春”——桐梓联社为乡村旅游量身定制的新衣
 
        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政策优势,缺乏资金支持等于空谈,而“立足“三农”的市场定位要求农信社必须为此承担责任,“四季春”乡村旅游贷款应势而生
“四季春”由我社根据县域情况独创,其“春”蕴含 “春风、春雨、春天、希望、欣欣向荣”之义,喻指桐梓县乡村旅游发展有如春天,给人希望。“四季春”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管理”的授信、用信管理方式,用百姓的话说,办理此类贷款“就像取钱一样方便”。为此,该产品从问世以来,就广受欢迎,在百姓心中形成很好口碑。
  
       九坝——一片由“四季春”撑起的蓝天

九坝原是一个以烤烟生产、矿业开采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大镇,在“三化一游”战略的引导下,特别在今年,烤烟生产受特大旱灾影响,加之煤炭行业受到国家宏观调控,乡村旅游业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九坝乡村旅游业发展除了政策支持,当然还有它独特的区位优势。

这里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年均气温20℃,四季如春;历史悠久,有“桐梓人”遗址,有清末农民起义“点将台”遗址;自然环境优美,有原生态景区黄河沟、“千年红豆杉”、 万亩原始方竹林……此外,党委政府还于2011年在该镇举办首届纳凉节,从此,该地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据统计,九坝信用社累计向当地投入乡村旅游贷款4280万元,现有贷款余额2200万元;支持乡村旅馆208户,户均发放贷款20.57万元。

截止目前,当地共有床位15118张,入住外地游客15080人。按平均每月1200元计算,每人在当地至少住三月,今年乡村旅游至少能给当地创造5428.8万元收入,户均收入22.8万元。不仅如此,它带动发展了餐饮服务业、蔬菜种植业,还就地解决当地百姓600余人就业。

九坝乡村旅游发展不过是桐梓县的一个典型,类似情况还有大河镇、尧龙山镇等,信用社在支持当地旅游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统计,截止2013年6月末,桐梓联社累计发放乡村旅游贷款60816万元,受益乡村旅游农户1865户(其中妇女小额贴息贷款11000万元),引导农民工返乡经营乡村旅馆112户,发放贷款2235万元;截止同期,我社已直接或间接支持打造乡村旅游点19个,支持乡村旅馆895家,带动直接从业人员7680人、间接从业人员60000人,年平均接待游客560万人次。据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当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5亿元,其中乡村旅游点农民人均收入4958元,较上年增收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