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仁怀联社后山、沙滩、龙井三个分社正式挂牌开业,至此,遵义市农村信用社已在“零金融机构”乡(镇)增设固定网点8个,设立便民服务点1个,完成省联社下达任务的75%,新增营业网点辐射59个行政村,为32530户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灵活”的金融服务。
为解决边远地区金融服务空白问题,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满足贫困地区群众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好地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根据省联社“零金融机构”乡镇网点建设的总体要求,遵义农村信用社在全面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科学规划、结合实际、立足长远、节约成本”的原则,在全市4个县12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采取增设固定营业网点和便民服务点的方式,在零金融机构乡(镇)增设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全面解决零金融机构乡镇金融服务空白问题,让广大农民不出本乡镇就能享受农信社金融服务。
加强领导,深度调研。为改善遵义金融服务的薄弱地区和薄弱领域,消灭金融服务空白点,办事处领导多次深入实地调研,与当地老百姓、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服务需求,并就增设营业网点的房屋、土地、安全保卫等具体事项进行协商,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求各联社在网点建设中,要支持“科学、实用、安全、服务到位”的原则。各联社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明确由理事长对本单位填补金融服务空白工作负总责,一名副主任具体抓落实,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反应迅速,积极创建。在推进填补金融服务空白工作中,仁怀、遵义县联社率先完成任务,增设营业网点共计7个,金融服务网点覆盖所辖全部乡镇和行政村;桐梓联社采取设固定网点与便民服务点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两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群众金融服务问题。以上三个联社在辖区内基础性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了100%,实现了“乡乡设有信合网点、村村享有信合服务”的目标;此外,通过主动协调,习水联社桃林、双龙分社已经获得批复,现正在积极筹建中;该县隆兴镇因已设立了邮政网点未获批复。目前,习水联社正与当地党政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桃林、双龙两个网点的土地问题,待土地落实后,再行向银监申报筹建方案。
成绩显著,百姓受益。9个乡镇金融服务覆盖后,效果显著。一是便利了当地农户取款和汇兑,存款、贷款明显增长。截止9月底,仁怀新建网点办理存款业务15867笔,贷款业务1069笔;遵义县联社新建网点办理存款373笔,金额累计474315元,办理贷款19笔,金额累计504000元;桐梓联社新建网点办理存款2132笔,金额210万元,贷款1344笔,金额428万元。二是做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体现了我们“以客户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宗旨,而金融服务盲点的消灭,既缓解了信用社现有营业网点排队压力,还减轻了农民负担,是农信社为百姓办实事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