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客户经理,可说是银行与客户交流的桥梁,工作主要是以客户为中心,处理客户存贷款及其它中间业务,并负责维护客户关系。但如果想成为出色的银行客户经理,就要有较强的公关能力和系统的营销策略,强烈的服务意识,能够积极调动商业银行的各项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
汇川区联社客户经理制是在今年成立5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而制定的。联社的客户经理绝大部分是前期从事信贷业务的人员,通过考试、培训而确定。由于客户经理制执行不久,客户经理一词较为模糊,以为只是换个称呼干着同样的事情,其实不然。
作为客户经理,如果不懂业务、不知如何维护客户关系、不知如何营销客户、服务意识淡薄,都必须通过各式各样的学习来充实。但是,如果缺乏一颗责任心,即便业务再好,能力再强,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责任心,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已不知不觉地落在他的肩上。它像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只是灵魂与肉体上感到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是人格的伟大。
20世纪初的一位美籍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累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支了存款。当他拖着妻子和四个儿女要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偿还的代价是三十九年的艰苦生活,当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近期,加拿大一项全球民意调查显示,觉得大材小用的中国人比例高达84%,全球最高。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中国从古至今都有尊卑观念,有钱的、有权的、位高权重的,都得到了所谓的“尊敬”。促使中国人得到一种观念:只要有钱,有权,就能受到人们的“尊敬”,误认为“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这种错位认识有较少部分是来自这个社会的误导,但更多是对自身的不负责。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真正有钱、有权的未必能受到人们的尊敬,“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这话没错,但同样有句“职位越高、责任越大”与之交错。只有真正了解自己、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工作、事业、社会负责。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对象。
因此,客户经理需要怀揣一颗责任心,真诚对待每一位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