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协调服务 > 文明服务

着力打造“负责任的好银行”——汇川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积极实施“金融反哺”创建责任型企业

阅读次数:2274来源:汇川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作者:许雨松  2012年9月11日

 

“汇川联社帮扶我们和平村已经4年了,从当初的‘四帮四联’到现在的‘四帮四促’,整个和平村到处都留下了信用社帮扶的印迹,群众也真正获得了实惠。”原和平村党支部书记、现团泽镇副镇长张宗权提到信用社的帮扶,如数家珍。站在和平村办公楼前平坦的公路上,张宗权说:“这条公路的改造,连同办公楼的装修,全靠你们信用社的帮扶啊!”

——这只是汇川联社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实施“金融反哺”,着力打造“负责任的好银行”的一个缩影。特别是2011年4月区联社党委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将联社的发展目标明确定位为“符合监管要求、劳动关系和谐、服务功能良好、持续创新突破、负责任的好银行”,在开展“四帮四促”、计生“三结合帮扶”、扶贫济困等方面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明显提升,效果更加突出。今年年初,联社还专门成立了社会公益捐赠基金,确定了每年对外捐赠的基金数额,并将其纳入年度财务预算。

“三关工程”暖人心

目前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在高坪镇返乡农民工刘太英兴建的鸣庄葡萄园里,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惹人嘴馋。“当初要是没有信用社10万元贷款的支持,我的葡萄园就建不起来了!”刘太英提及此事,一脸感激。

关心农民工,汇川联社将其真正落实到金融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上。为积极响应遵义市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号召,2010年4月,该联社与区政府相关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向辖内返乡农民工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截止目前,已发放1800余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去年春节期间,为切实保障农民工资金安全,联社各网点专门为农民工存取款开辟了“绿色通道”,还组织返乡农民工座谈,向他们宣传信贷产品,讲解金融知识。

小小光碟,无限爱心。今年年初,在了解到泗渡镇小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农村英语教育基础薄弱的问题后,区联社积极响应区政协、区教育局和区智力扶贫办等单位的倡议,一次性捐赠3万元支持“汇川区农村学校英语光盘教育计划”,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关爱“留守儿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承诺。

尊老爱老一直是农村信用社的光荣传统。今年春节前夕,区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张金禄冒着严寒,踩着泥泞,率队前往泗渡镇金田村慰问了五保户和孤寡老人,亲自为老人们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物资,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农村信用社的深切关爱。

8月3日,汇川区“三关工程”表彰大会隆重举行,汇川联社荣获“三关工程先进集体”称号,是全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金融机构;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张金禄被评为“三关工程先进个人”,是全区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金融机构负责人。

“四帮四促”显真情

位于红色旅游圣地娄山关下的板桥镇娄山关村,是汇川联社的“四帮四促”帮扶点。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休闲避暑的好地方,特别适宜于发展乡村旅游。以前,守住乡村旅游这一“金钵钵”却浑然不觉的群众苦于发家无门,致富无路。2009年,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信用社将该村作为信用村打造,在信用社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小额信贷的支持下,家家户户都建起“黔北民居”,搞起了乡村旅游,不仅住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鼓起了“钱袋子”,200余户村民每年单就乡村旅游一项收入就达1000万元以上,乡村旅游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如今,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汇川联社还充分利用遵义市农村信用社专门为农户量身定做了信贷产品“四季春”,通过“农户联保”等形式加大了对乡村旅游业的“输血”力度。

农户的住房变漂亮了,但村办公楼却年久失修。今年,该村决定新建办公楼,汇川联社党委得知此事后,向该村捐赠了3万元物资给予鼎力支持。

同样也是汇川联社党委“四帮四促”帮扶点的板桥镇中寺村,在2011年遇到了50年不遇的干旱,该村群众面临着饮水困难的威胁,区联社党委向该村捐赠了3万元,作为帮助当地群众打井、铺设管道抗旱的资金。如今,该村1700多名群众告别了“饮水难”,近千亩良田在干旱到来之时也不再“喊渴”。无独有偶,该联社同时也向面临着同样遭遇的董公寺镇田沟村捐赠了3万元,帮助群众修复水利设施,解决用水困难问题。

实际上,面对2011年的那场旱灾,汇川联社做的远不止这些。为了帮助群众开展好抗旱救灾工作,区联社还成立了以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为组长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优先安排了抗旱救灾资金,同时下发通知要求各网点在营业窗口开设“抗旱救灾专柜”,加大对“三农”金融支持力度,随后,各网点通过“抗旱救灾专柜”向受灾群众发放了信贷资金1000多万元,农村信用社与农民兄弟血浓于水的关系又一次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和体现。

去今两年,汇川联社党委将“四帮四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严格按照省联社党委的要求,促进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重点帮扶了一批涉农企业、种养殖大户以及困难群众。在帮扶的过程中,全社干部员工纷纷慷慨解囊,先后向团泽镇和平村捐款1.87万元,向眼残人员刘世强捐款1.785万元,向困难群众杜田芬捐款3000元,董公寺分社干部员工为困难群众孙华群捐款2000元,泗渡分社干部员工向奋战在抗旱一线的群众送去了价值近1000元的慰问物资……

“金融反哺”润物无声

截止目前,汇川联社存、贷规模已分别达到了26.83亿元和19.96亿元,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金融使命中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切,离不开“三农”和实体经济的支持。

在2012年的干部员工大会上,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张金禄说:“信用社除了要加快自身的发展以外,还要敢于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今年年初以来,汇川联社在加快自身发展的进程中,加大了对“三农”和实体经济的“反哺”力度。金融反哺,润物无声。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2亿多元。在农村,已创建了4个信用乡镇,剩下的团泽镇信用镇创建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信用工程的扎实推进,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在城区,为了让利于实体经济,联社推出了“巨人计划”,该计划向有业务往来的企业提供了10多项优惠。

请再看下面这一串数据——

2010年,区联社党委号召干部员工向舟曲灾区捐款1.9万元。

2011年,向雪凝灾区捐款1.077万元。

2011年,向望谟等洪涝灾区捐款0.8万元。

2011年,向见义勇为基金捐款0.8万元。

2012年,区联社积极参与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与中国计生协、中国人口报社创立的“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向受帮扶农户发放小额贴息贷款,助其创业致富。年初以来,共发放妇女创业贷款898万元。

2012年3月,为壮大宣传声势,助推全区“双创一巩固”工作向纵深推进,联社捐款22万元,用于全区卫生监督公益广告栏的制作和安装。同时,向环卫工人捐赠了5万元购买了500件工作服。联社党委还将高桥镇黄泥村作为“双创一巩固”工作帮扶点,定期开展帮扶工作,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术君指出:对于农信社来说,构建以人为本、诚信立业、公平竞争、乐善好施的企业文化,对于加强农信社的和谐文化建设、激励相容制度建设、包容性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上这些沉甸甸的数据表明:在建设负责任的好银行的过程中,汇川联社正按照省联社党委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严格组织实施,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步履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