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业务浅谈

攻坚克难破困局 固资稳盘当基石——营业部以司法利剑斩断不良贷款“顽疾”

阅读次数:27来源:道真农商银行  作者:邓云  2025年11月18日

十一月的黔北群山,层林尽染。在贵州农信系统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一份又一份“破局”捷报从道真自治县人民法院传来——今年5月以来,我部通过与县人民法院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攻坚”联动机制,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集中清收表外不良贷款700万元以上,为贵州农信的改革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场金融与司法的协同战役,不仅化解了风险,更折射出基层机构在农信改革浪潮中“向难处发力”的智慧与担当。

改革深水区:不良清收成必破之局

作为扎根县域70余年的“本土银行”,道真农商银行承担着全县90%以上的农户贷款、60%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是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然而随着贵州农信系统新一轮改革向纵深推进,“资产质量”成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核心指标之一。

近年来,受经济环境、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我部不良贷款一直居高不下。“不良贷款就像‘血栓’,不疏通就会阻碍资金流向‘三农’。”营业部总经理王建敏如是说。自今年5月以来,她多次组织全体员工召开专题会议,研判不良资产底数与清收难点,制定清收方案,她强调:“客户经理们要将不良情况烂熟于心,做到按日跟踪、按周通报、按月总结的跟踪机制,实时掌握清收动态,务必要啃下不良资产清收这块硬骨头。”

司法联动战:从单打独斗到协同破局

改革不等人,破局需创新。面对不良资产长期未得到有效化解的问题,我部主动与县人民法院对接,双方迅速达成合作意向,一场“金融+司法”的精准清收战正式打响。

王建敏指出:“客户经理们,不能简单地把案子推给法院,要割掉一诉了之的旧思想,要做到的是全流程跟踪,全流程协同。”

首战瞄准某某茶商企业,该企业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我行借款,经我部核实,该企业持有我行股本金302.52万元。该信息一经核实,联合清收工作组迅速行动,我部立即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迅速响应,通过司法拍卖,最终抵偿部分债务。这起“僵尸”清收案的成功,为后续行动打开了局面。

更让银行惊喜的是司法清收的连锁反应。某煤炭企业在我行不良贷款经多年清收无进展,在本次联合清收过程中,得知保证人名下存款173万元,人民法院迅速行动,冻结该笔资金,为后续盘活表外资产,化解信用风险奠定了基础。

清收深价值:数字之外重塑资产效能

截至当前,道真农商银行营业部通过司法途径累计清收表外不良贷款700万元以上。但这场战役的价值远不止于信贷数据的改善,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改革动能的激活。通过清收处置,盘活了沉淀多年的低效资产,释放出更多信贷额度。

近年来,我部始终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精准对接城镇居民在创业、消费、安居等方面的金融需求,实现信贷资源的高效投放与普惠覆盖。

个案新启示:基层实践树改革样本

当前,贵州农信改革已进入“深改攻坚”阶段,从抓规模扩张到抓质量效益,道真农商银行营业部的探索证明:只要找准痛点、联动资源,基层机构完全能在改革中化挑战为机遇。700多万元的清收数字背后,是一家基层机构的责任与担当的显现,更是贵州农信系统以改革促发展、以实干惠民生的生动注解。

秋风掠过山岗,银杏叶在县城街道洒了一地金黄,柑橘树上缀满硕硕金果。正如这片土地孕育的仡佬儿女敢闯敢拼的精神,道真农商银行营业部在改革关键期的破局之战,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能。

一审:万远利
二审:宋健
三审:赵阿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