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以平凡坚守,书写遵义农行“金融兵”的成长篇章

阅读次数:33来源:农业银行遵义分行  作者:闵银  2025年10月29日

我,只是千千万万农行人中最普通的一员,但今天,我仍想把我与农行的十年故事,分享给您。

十年前,三尺柜台就是我的战场。记得最初上柜时,大厅里黑压压的长队像座小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一位前辈拍着我的肩说:“别急着‘赶业务’,要学着‘懂客户’,心态是最好的解药。”我试着沉下心,不再盯着“还有几笔没办完”,而是认真听大爷大妈说“要给外地孙子打学费”,耐心帮年轻人查“房贷扣款是否到账”。慢慢的,心里那座“小山”不见了。柜台前的我,多了几分从容,也收获了越来越多客户临别前的一句“小姑娘,谢谢你!”——这十年,农行教会我的第一课,是柜台前的每一份耐心,也是对“客户至上”最好的诠释。

后来,我当上了网点主任,我想起领导对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农行扎根乡土,就得把根扎得更深一点。”为了做好农户建档,我们跑遍了周边几个村子,最终实现建档全覆盖,从而帮助更多果农增收致富、为养殖农户送去贷款支持。我明白,农行人的“敬业”从不是口号,而是扛着“乡村振兴”的责任,把服务送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再后来,我成为办公室文秘。比起柜台的热闹,网点工作的奔波,这里更多的是“幕后的沉默”。不用直面客户,但每份材料都要字斟句酌,每次会议纪要都要精准记录。记得有一次为了赶一份汇报材料,我办公室的灯亮到了后半夜,当材料得到认可时,我明白了:农行的发展,不但有柜台前“面对面”的服务,也有网点工作人员奔走于车间田埂的背影,还有办公室里夜晚亮着的那盏灯——那些不被看见的付出,同样是农行人的责任与荣光。

十年不长,却足够让一个青涩的新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农行人。从三尺柜台的小心翼翼,到网点主任的责任担当,再到幕后工作的默默奉献。我的故事很普通,但正是千万个这样的“普通”,汇聚成了农行前行的力量。

下一个十年、二十年,我仍然会继续带着初心与梦想,做遵义这片红色土地上的“金融兵”,把遵义农行人的故事,写得更暖、更长、更好。

一审:万远利
二审:宋健
三审:赵阿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