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信息 > 会员动态

稻香千里传金音 绥阳金融护乡情——农行绥阳支行深耕乡村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阅读次数:27来源:农业银行遵义分行  作者:郑晓静  2025年8月29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求,切实扛起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近日,农行绥阳支行精心组建宣传队伍,深入田间地头,走进旺草镇“稻乡村市”节日现场,开展了一场以防范电信诈骗、普及个人征信知识、防范网络安全为核心的系列宣传活动,将金融安全知识送到村民和游客身边,倾力筑牢乡村金融安全防线。

巧借旅游东风,宣传阵地“活”起来。正值绥阳县旺草镇“稻乡村市”节日盛大开幕,金黄的稻浪与熙攘的游客相映成趣。绥阳支行敏锐抓住这一人流聚集的契机,创新宣传思路,以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为纽带,将金融知识普及的“大篷车”开进了热闹非凡的节庆现场。宣传队员们身着统一行服,佩戴绶带,精神饱满,成为穿梭在金秋稻田与市集人流中一道独特的“金融风景线”。

形式丰富接地气,知识入脑更入心。活动打破了单一宣讲模式,采用动静结合、多点开花的宣传策略。一是视觉引导。在集市入口和核心区域悬挂“警惕电信诈骗陷阱,守护好您的血汗钱”“倡导理性消费,珍视个人信用”等醒目标语横幅,第一时间抓住视线。二是定点咨询。设立专门的金融知识咨询服务台,摆放丰富的宣传折页、手册和图文并茂的展板。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群众,耐心解答关于账户安全、支付工具使用、征信查询等方面的疑问。咨询台前时常围满前来寻求帮助的乡亲和好奇的游客。三是流动渗透。宣传队员们不局限于咨询台,他们主动“走出去”,手持精心设计的彩色宣传折页,灵活机动地穿梭在稻埂边、市集摊位旁、游客休憩区等。他们见缝插针,利用游客驻足拍照、村民售卖农产品的间隙,主动上前递送资料,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精准宣传。四是精准滴灌式讲解。针对防范电信诈骗,工作人员并非泛泛而谈,而是结合近期高发的“冒充公检法”“刷单返利”“虚假网络贷款”“养老投资诈骗”等真实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法、话术特点和心理陷阱。讲解时,队员们着重传授“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等实用防范技巧,并现场指导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预警功能。在普及个人征信方面,针对村民普遍对征信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释“什么是征信”“征信报告包含哪些信息”“征信逾期会带来哪些具体严重后果”,用现实影响强化“信用即财富”的观念。同时,告知群众合法合规查询征信报告的渠道和纠正征信报告错误的方法。

反响热烈显成效,初心不忘再出发。此次活动,该行宣传队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50人次,现场互动氛围热烈。一位在稻田边休息的老农感慨:“以前总觉得诈骗离我们远,听你们讲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才知道真的要捂紧钱袋子!”游客王先生则表示:“没想到旅游还能顺便学到这么实用的金融知识,你们这个服务很贴心。”

该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此次深入乡村的宣传活动,视为践行“金融为民”初心的具体行动,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维护农村金融稳定的生动实践。今后,该行将持续深化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覆盖面,努力打通金融知识普及的“最后一公里”,为构建和谐安全的金融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贡献坚实的金融力量,守护好乡亲们的“钱袋子”和“信用值”。

一审:万远利
二审:宋健
三审:赵阿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