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义市绥阳县青山碧水间,一条条身形矫健的鲟鱼正游弋于养殖池中,掀起乡村振兴的新浪潮。遵义某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科技为翼、金融为帆,将鲟鱼养殖打造成富民强县的“黄金产业”,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赋能 筑牢产业根基
“洞林山水”绥阳,具有好山出好水,好水养好鱼,好鱼产黄金之美誉,水质清澈见底、水量丰富、无污染,发展生态渔业养殖得天独厚。利用独特的冷水资源,发展冷水鱼(鲟鱼)产业,重点打造鲟鱼全产业链规模化、标准化、生态环保化养殖基地,推进养殖尾水综合治理,实现冷水鱼产业裂变式发展。
遵义某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依托绥阳县黄杨、太白等乡镇的优质水源,建成13700平方米的标准化水产基地。鲟鱼作为“水中活化石”,对水质和溶氧要求极高。公司创新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追踪水体溶氧、水温及水位变化,一旦异常立即报警并自动启动增氧设备,有效保障生产安全,此外,公司在饲料调配、残饵清理、自动排水等领域取得5项专利,并通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成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金融活水 浇灌发展沃土
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鲟鱼养殖周期较长,对饲料需求量大,在养殖前期需要采购大量专用颗粒饲料、营养补充剂等,投入占比较高。2025年,工行遵义分行为溪源水产提供75万元贷款,助力企业支付货款。近期,公司新增溶氧监测设备,推动产能进一步提升。公司总经理邱总信心十足地说道:“去年黄杨基地出产商品鱼超30万斤,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抢占海内外市场。”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企业稳产增效提供了坚实保障。
产销两旺 品牌价值凸显
凭借健康养殖标准和科技创新,溪源水产的鲟鱼以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备受青睐。其肌肉富含多种氨基酸,被誉为“水中软黄金”。目前,公司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积极拓展海外销路。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强化线上推广,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贵州水产行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溪源水产计划以鲟鱼养殖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条。工行的金融支持将持续为企业“输血”,助力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邱总表示:“我们将以科技和金融为双引擎,力争成为贵州鲟鱼产业标杆,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从一尾鲟鱼到一条产业链,从技术创新到金融赋能,遵义某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实践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政策与金融的双重护航下,绥阳鲟鱼产业正跃出“致富浪花”,为乡村振兴绘就一幅生机盎然的蓝色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