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开一家自己的餐饮店,但真的借不到钱……”一通来自浙江的求助电话,让湄潭农商银行兴隆支行客户经理心头一紧。
电话那头的小陈年仅28岁,却已饱尝人间艰辛。据了解,在他1岁时父母便离异,母亲改嫁、父亲再婚,在颠沛流离的境遇下长大;成年后赴浙江务工,又遭遇工伤致右手残疾。这个倔强的年轻人没有向命运屈服,用仅存的积蓄在当地特色粉店当学徒,半年后以出色表现赢得店长认可,却因缺乏启动资金,创业梦想始终难以实现。
客户经理了解到小陈的情况后,没有简单以“资质不足”拒绝,而是多次跨省,联动浙江驻外服务中心,核实其学艺经历、经营计划等情况。尽管小陈无抵押物、无担保人,但客户经理看重其“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学艺韧性和清晰的创业规划,最终突破传统风控模式,为其量身发放6万元“梦想启航”贷款。这笔钱不仅支付了店面租金、购置了厨具,更让小店在异乡亮起温暖灯光,让远在异乡的游子有了未来,扎了根。
金融甘霖润小微,点亮人间星火。转眼小店已开业1个月,小店日均营业额超500元,虽然金额不大,却让迷茫无助的小陈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勇气。“原来真的有人愿意相信我的梦想”,小陈在记事本扉页写下的这句话,正是普惠金融最生动的注脚。
兴隆支行此次信贷支持,不仅是对个体的帮扶,更是对“金融向善”理念的践行,提供6万元贷款为一个残疾青年撬动人生转机,带动的社会价值远超出数字本身。
金融工作的真谛,不仅在于锦上添花,更在于雪中送炭。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笔贷款业务,更是一个金融机构对“奋斗者”的敬意、对“不幸者”的悲悯。
每一个被照亮的梦想,都是社会进步的星火;每一次不放弃的托举,都在诠释金融为民的初心。兴隆支行将持续关注“小人物”的“大梦想”,让金融活水浇灌更多希望的种子,让这个世界少一些向命运低头的无奈,多几分逆境重生的可能。
金融的温度,就藏在这些“虽小却重”的托举里。致敬每一个咬牙坚持的平凡人,也致敬每一份守护梦想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