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农业依节气安排农事,茶叶生产也是如此。明前茶因芽叶细嫩、香气滋味丰富而品质优异,清明前后,湄潭县的茶园步入了繁忙的采摘季。满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茶香在山野间弥漫,生机盎然。茶农们肩背竹篓,趁着晴朗的天气,忙碌地穿梭于茶垄之间。
清晨,满载乘客的公交车就已从湄潭县城驶向茶山。采茶工人们来到湄潭县马山镇茶园,宁静的茶园中,采茶的窸窣声格外明显。晨曦中,点缀着露珠的芽尖,被茶农们精准地掐下,轻轻落入篓中,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春茶丰收景象。正在采茶的张女士,她边摘茶叶边说:“每年春天都来采茶。一年能做两三季,每个月能挣两三千元,在家门口干活挺知足的。”下午三四点,采茶工人们陆续到称重处排队,先筛选嫩芽,再进行称重,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今天的收入。而采摘的嫩芽随即送到了贵州湄潭越崎茶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
走进车间,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嫩绿的芽头经过摊晾、杀青、揉捻、提香等一道道工序变成香茗。“春茶已经采摘得差不多了,这几天工人都在加班加点制茶,客商都催着要货!”湄潭县越崎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经理说道,今年茶叶品质很好,产量同比去年有所提高。产量高,用工量也大,季节性用工高峰时超200人。贵州湄潭越崎茶业有限公司入驻马山创业园已经6年,主要收购马山镇周边茶农的茶青进行加工。
曾经理说,“800多亩茶园,涉及300多位茶农受益。每年在茶园投入的人工、农资肥料和茶青收购所需资金就要300多万元。”正值茶青采摘、收购季节,急需资金,于是曾经理便拨通了湄潭工行客户经理的电话,向工行提出了续贷。“去年在工行办理的这款‘种植e贷’,贷款到期后还能办理续贷,不仅减少了我们企业的融资成本,更保障了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曾经理说道。
湄潭县越崎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致力于打响湄潭茶叶品牌。目前,已拥有现代化名优红茶、绿茶精制生产线4条,年产量600余吨,产品远销广东、北京、上海、安徽、山东等省市。2019年,公司成功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以口感顺滑绵纯、持久回甘的红茶为主要产品进行出口贸易,先后出口茶叶200多吨,逐步打开了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销售市场。
俗话说,“神仙难过二三月”。而在湄潭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二三月却是丰收的季节,是可喜的季节,万千茶农、茶企依靠60万亩生态茶园实现了增收梦。
遵义湄潭县汇恒达茶业进出口有限公司作为当地一家从事茶叶出口贸易的企业,背靠湄潭的生态茶园,转型出口后迅速打开了市场。其生产的茶叶需要春茶、夏茶、秋茶大半年的时间来进行拼配。今年也在工行遵义湄潭支行申请办理了续贷,300万元资金正在全力支持企业的经营运转。据汇恒达茶业公司财务负责人介绍道:“我们公司主要出口绿茶,销往乌兹别克斯坦,摩洛哥等国家,去年的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截至目前销售额达到了100万元人民币。”
春茶生产,品质为上。在消费升级和数字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湄潭茶企严格把握采摘源头,运用全自动化茶叶生产线,保证了茶叶品质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工行遵义湄潭支行也运用金融之力,助力湄潭茶企实现从茶叶品质与市场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