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一座城,一座南方小城。
遵义会议,一场会议,一次中国历史绕不开的转折。
大抵是这样,让“遵义”成为了一个烙印,播种下神圣的火种,赓续红色血脉。
纵横百年,贵州一如往常“温润如玉”,却“谈吐不凡”。“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回荡在数十年的历史课堂上,响彻在中国每一片土地上,让遵义成为无数国人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但,遵义的历史不止于此。“遵义”一名,贞观年间早已有之。那时交通闭塞,地旷人稀,却也留下“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的绝句,留后人一品昔日光景。
毛主席也曾在遵义带领共产党度过最艰难的时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我们失守过,却从未放弃坚定的信仰。我们曾在草地、雪地中度过最严寒的时光,却也用信仰的微光温暖着心中的希望。我们曾在泥泞中奋力挣扎,却也不曾在最危难的时候退缩放弃。“长征精神”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血泪交融的烙印。
一代大师“丰子恺”也曾在战乱年代,在遵义这座城,度过创作成果的丰硕。淳朴民风、深厚底蕴、清秀美景,加上难得的家人团聚、孩童的天真烂漫,让丰子恺文思泉涌,创作出无数令世人惊叹的画作。战火纷扰成,小城的一方安宁与欢乐,跃然纸上。
遵义,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不算一座大城,却藏龙卧虎,有着绝美的风景与人文。有被称为“生物活化石”的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有被誉为“神州又一奇观”的赤水十丈洞瀑布,可谓步步有佳景、处处有胜景。
傍晚时分,趁着微凉的风,在遵义错落有致的街头走一走,在并不急促的生活中,驻足,听街边的老人饶有兴致地讲述这个城市的故事,讲述着几十年的沧桑巨变,抑或是随意走进一家门头早已泛黄的旧书店,翻开一本本氤氲墨香、承载时光的旧书,和戴着老花镜的老板聊一聊生活趣事、人生故事,都是极好的体验。
“遵义”就是这样,一座可以随处发现惊喜的城市。“遵义”亦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国酒之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遵义远在汉代,便酿出令汉武帝誉为“甘美之极”的佳酿。如今,这里更是有广为人知的国酒茅台、董酒,亦有受独爱美酒之人喜爱的习酒、湄窖、珍酒以及习水大曲、鸭溪窖酒等。当今,更是随着全球化的国门,走向了世界,“酒乡”成为了遵义一个闪亮的名牌。醇香的酒中,苦涩与甘甜,满是这座城市的故事。
欢迎来到遵义,坐上缓慢的火车,看着窗外波澜起伏、郁郁葱葱的山,看着一片片数代人耕耘的土地,偶有小溪穿过,清澈见底,宛如无所依。抑或是遇到一排排小屋,泛黄的墙面、堆叠的石砖,讲述着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到站了,走出站台,看着各色的人,人来人往,有人出这座城,有人来这座城,来去匆匆。有人背上行囊,走向远方;有人心怀梦想,回到家乡。
但,我们都爱这座城,这是内心最温暖、最羁绊的城。
到这里,便想落笔了,于我而言,我爱遵义,这个生我养我的小城,遵义的好,“大珠小珠落玉盘”,寥寥千字不过冰山一角。但遵义的故事,还在延续,讲述给小城里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