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站在历史的城墙上,我看见前赴后继的革命志士,他们自风雨和苦难中走来,将渺小而孤勇的星星之光点燃。
陈乔年出生于1902年,是陈独秀次子,虽不如父亲那般广为人知,但他的一生依然充满传奇。1919年底,陈乔年赴法勤工俭学。三年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又在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曾不惧强权,组织一万多名群众,共同声讨英、美、日等八国“无理通牒中国”的罪行。也曾大义灭亲,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中批判父亲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928年2月16日,由于叛徒告密,陈乔年被捕。敌人在狱中对他实施了各种酷刑,但他始终咬紧牙关,坚贞不屈。同年6月6日,陈乔年在上海龙华的枫林桥畔被杀害,年仅26岁。牺牲前,他曾乐观的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陈乔年不顾一己之身,诠释出了共产党人最初的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人民谋复兴。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靠着一艘小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穿过惊涛骇浪,一路披荆斩棘,带领中华儿女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时间如车轮般滚滚而来,但英雄的民族从来不缺英雄。
201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启动了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时年24岁的杜富国在得知组建扫雷大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从加入扫雷大队到2018年那个残酷的秋天,杜富国先后出入雷场1000余次,排雷排爆2400余次,处置险情20多起。
2018年11月8日,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在外搜排,发现了一枚少部分露于地面的弹体,经初步判断,这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在向分队长报告并得到指令后,杜富国果断地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而正当杜富国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爆炸发生了。他下意识的扑向艾岩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瞬间将他炸成了一个血人,从此,杜富国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他再也无法看见妻子明媚的笑颜。再也不能抚摸父母双鬓的白发。可是,把安全留给人民,把危险留给自己,是共产党人一生信守的承诺。
慨然赴死的陈乔年用生命捍卫着革命的火种,奋不顾身的杜富国用鲜血守护着边境人民安居乐业的希望。他们,在不同的时代坚守着相同的誓言。他们让我们明白:和平幸福的生活并非理所当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也必须有一代人的使命。
沈程仁是余庆农商银行员工,2018年被贵州省国资委选派到箐口村。驻村三年来,他积极协调余庆农商银行为当地老百姓发放生产投资贷款上千万,积极参与一事一议项目,共硬化入户路10857平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和农产品“出山难”的问题。
夏树良一家是沈程仁帮扶的贫困户之一,为了改善他家的人居环境。沈程仁自掏腰包买来各种材料,帮其装天楼、修地坪、盖屋顶。他深知“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帮助夏树良向余庆农商银行申请了“扶贫再贷款”用于新修牛圈、发展肉牛养殖;他还根据季节为其购买了合适的农作物种子和数百株茶苗,大大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如今,三年过去了,夏树良一家的年收入已达4万余元,女儿也考上了大学,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老百姓都说沈程仁是他们的“贴心人”,可他自己却成了母亲的“不孝儿”。2020年6月,沈程仁的母亲被查出患恶性淋巴肿瘤,病情十分危急,医生已几度下达病危通知书。可当时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陷入两难的沈程仁毅然选择了坚守岗位,直到母亲逝世,他也没能好好的陪伴和尽孝。生养之恩何以为报,不忘初心、践行使命,是以大孝。
小小苔花,自有芳华,沈程仁是万千扶贫干部中平凡的一员,他为同样平凡的我们找到了答案----勇于担当和付出,平凡的岗位也能撑起共产党的旗帜。
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我们要从革命先辈的手中接过持续奋斗的接力棒,继承前人的事业,进行今天的奋斗,不忘初心,忠诚担当,在党的领导下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革命”二字筑上新时代的梦想,将“一生一誓”的基因代代相传。
最后,我想对数以万计的革命先辈说:“共和国的燎原之火已经用实力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的选择,无愧于人民的嘱托。党旗引领,吾辈岂敢忘初心,怀揣着时代梦想的中国人,还在无数次重申当初的誓言......(余庆农商银行 余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站在历史的城墙上,我看见前赴后继的革命志士,他们自风雨和苦难中走来,将渺小而孤勇的星星之光点燃。
陈乔年出生于1902年,是陈独秀次子,虽不如父亲那般广为人知,但他的一生依然充满传奇。1919年底,陈乔年赴法勤工俭学。三年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又在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曾不惧强权,组织一万多名群众,共同声讨英、美、日等八国“无理通牒中国”的罪行。也曾大义灭亲,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中批判父亲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928年2月16日,由于叛徒告密,陈乔年被捕。敌人在狱中对他实施了各种酷刑,但他始终咬紧牙关,坚贞不屈。同年6月6日,陈乔年在上海龙华的枫林桥畔被杀害,年仅26岁。牺牲前,他曾乐观的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陈乔年不顾一己之身,诠释出了共产党人最初的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人民谋复兴。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靠着一艘小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穿过惊涛骇浪,一路披荆斩棘,带领中华儿女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时间如车轮般滚滚而来,但英雄的民族从来不缺英雄。
201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启动了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时年24岁的杜富国在得知组建扫雷大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从加入扫雷大队到2018年那个残酷的秋天,杜富国先后出入雷场1000余次,排雷排爆2400余次,处置险情20多起。
2018年11月8日,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在外搜排,发现了一枚少部分露于地面的弹体,经初步判断,这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在向分队长报告并得到指令后,杜富国果断地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而正当杜富国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爆炸发生了。他下意识的扑向艾岩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瞬间将他炸成了一个血人,从此,杜富国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他再也无法看见妻子明媚的笑颜。再也不能抚摸父母双鬓的白发。可是,把安全留给人民,把危险留给自己,是共产党人一生信守的承诺。
慨然赴死的陈乔年用生命捍卫着革命的火种,奋不顾身的杜富国用鲜血守护着边境人民安居乐业的希望。他们,在不同的时代坚守着相同的誓言。他们让我们明白:和平幸福的生活并非理所当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也必须有一代人的使命。
沈程仁是余庆农商银行员工,2018年被贵州省国资委选派到箐口村。驻村三年来,他积极协调余庆农商银行为当地老百姓发放生产投资贷款上千万,积极参与一事一议项目,共硬化入户路10857平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和农产品“出山难”的问题。
夏树良一家是沈程仁帮扶的贫困户之一,为了改善他家的人居环境。沈程仁自掏腰包买来各种材料,帮其装天楼、修地坪、盖屋顶。他深知“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帮助夏树良向余庆农商银行申请了“扶贫再贷款”用于新修牛圈、发展肉牛养殖;他还根据季节为其购买了合适的农作物种子和数百株茶苗,大大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如今,三年过去了,夏树良一家的年收入已达4万余元,女儿也考上了大学,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老百姓都说沈程仁是他们的“贴心人”,可他自己却成了母亲的“不孝儿”。2020年6月,沈程仁的母亲被查出患恶性淋巴肿瘤,病情十分危急,医生已几度下达病危通知书。可当时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陷入两难的沈程仁毅然选择了坚守岗位,直到母亲逝世,他也没能好好的陪伴和尽孝。生养之恩何以为报,不忘初心、践行使命,是以大孝。
小小苔花,自有芳华,沈程仁是万千扶贫干部中平凡的一员,他为同样平凡的我们找到了答案----勇于担当和付出,平凡的岗位也能撑起共产党的旗帜。
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我们要从革命先辈的手中接过持续奋斗的接力棒,继承前人的事业,进行今天的奋斗,不忘初心,忠诚担当,在党的领导下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革命”二字筑上新时代的梦想,将“一生一誓”的基因代代相传。
最后,我想对数以万计的革命先辈说:“共和国的燎原之火已经用实力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的选择,无愧于人民的嘱托。党旗引领,吾辈岂敢忘初心,怀揣着时代梦想的中国人,还在无数次重申当初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