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浅谈新常态下农商行的为——读《朱元璋传》有感

阅读次数:1321来源:茅台农商行  作者:周德礼  2020年3月19日

结合近段时间阅读《朱元璋传》,学士朱升对朱元璋平定天下给出战略方针意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工作使然,联想如下。


高筑墙。银行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高筑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严格控制风险等,筑好风险的“防火墙”。本人认为,农商银行(农信社)一是要坚守定位。确立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经营定位、方向和策略,深耕“三农”、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市场需求,做小做散做精。二是做实“两项评级”。通过数据监控、落实监管等要素,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重点关注、精准施策,做到“三个坚持”:坚持领导负责制,坚持指标达标,坚持稽核审计。三是标准化管理。这里的标准化不仅仅是指服务,更多的是指管理等系统工程,要切实把流程化银行的管理方式根植于管理之中,特别是在贷款资料、柜台业务办理流程等方面,着重强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合规快捷的办理流程。

广积粮。一是存款立行。“存款立行”在当下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态势下更显珍贵,在经过银保监会“三三四十”等系列检查与规定后,中小金融机构目前均回归本源——存、贷、汇、缴,而要做好银行经营,首当其冲的便是做好存款,笔者认为——不管是任何企业,要持续强化服务地方政府和人民的意识,尤其是在对公存款的争夺战中,要有守有攻、有敬有畏,守住底线、攻其所需,敬其公、畏其刑;另一方面,要切实做稳做实做广储蓄存款来源,这一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二是分类出击。要对现有资产进行产业分类、风险把控、前景研判,特别要对已有客户进行统筹清理,根据存贷款金额、收入状况、合作时间和不良贷款具体情况等维度,开展客户数据的精准分类,摸清客户类型、贷款需求、存款突破点和风控重点等底数,要对自家的家底了如指掌、主动作为。三是强化服务。这一项本为农商银行(农信社)的优势,但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尤其是这一次疫情的突然爆发彻底吹响了冲锋号,线上服务、线上金融必将成为金融行业的第二春,也是改革必经之路。如何将现有客户、潜在客户以及年轻客户吸纳进自建的银行网络消费闭环之中形成粘性,这成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之要事。

缓称王。虽然从省级层面来看,历经改制和统一法人管理后,信用社总体实力大增,但从县域法人个体来看,力量还是很薄弱。因此,一是要夯实基础。要不忘初心,持续苦练内功,如在农村市场和代发业务等方面,要有守有攻,要对同业竞争和网络金融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和做好预案,尤其是要持续发挥农信社的传统优势和一级法人体制优势——方便、快捷、亲民,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金融服务;要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既要看到自身与其他银行之间的差距,又要重视对手,未雨绸缪,分析市场,谋定后动,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勤勉敬业。二是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银行要在未来市场站稳走远,在广纳人才的同时,更要做好自我人才培养规划,作为金融机构,不可否认要更多的吸收和学习金融知识和强化业务能力,但作为县域中小金融机构,我们也要充分认识自身业务需要,建议建立人才梯队培训体系,对常规性的业务知识和普通员工培训开展内部“师带徒”培训、对中层干部以上要统一纳入上级行管部门的培训体系之中,同时,人才的培养一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抓实抓长抓常,务求实效。三是谋划未来。一方面,要持续抓实意识形态和舆情管控,就目前总体形势而言,各县域中小金融在面临处置网络舆情等方面仍显不足,在管不了他人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管住自己,对全行员工要强化意识形态管理与教育,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统一发声;另一方面要谋划大数据,银行的另一重要资才就是数据,这在大多数银行却是被浪费或者忽视了,但其实这是一宝贵财富,如果能加以科学统计、分析和谋划,这在对未来的客户需求、产品的精准研发等方面都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要么放手一搏,要么靠港调整,恰好今年应该会是个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