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沉没成本”

阅读次数:2021来源:遵义新蒲长征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蒋忠萍  2019年4月19日

上周五下班后我和往常一样,准备坐公交车回家,站台上排队等着回城的学生和农民工特别多,10分钟后来了一辆车,人太多门都开不了就走了,又等了15分钟下一趟车来了还是如此。此刻心里就有点儿纠结了,公交车3元,打车50元左右,遇到堵车的话可能超过60元。成本之间有30倍的差距,心里想着也不是特别着急回家,还是再等等吧。于是如此,又等了40多分钟,旁边一起等车的人有的打车走了,此刻心里就有点儿慌乱了,但想了想都坚持等了这么久,难道要中途放弃吗?那我之前的坚持岂不是白费了吗?冷风白吹了?饿白受了?我不甘心。于是又等了20多分钟,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了,如果再坚持下去,回家就只能哄着孩子睡觉了,那我下班的时间全部浪费在等公交车上了,于是最后还是咬咬牙花了60多块钱打车回家。想了想真是闹心,如果一开始就打车走,就不会受到这两个多小时的身心折磨。后来回家回想起这件事,才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的遭遇了“沉没成本”事件。

什么是“沉没成本”。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已经发生在某件事情上付出的成本影响而做出各种决策。经济学上,将这种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投入称为“沉没成本”。为什么经济学要研究这个课题?因为实验发现,人们往往会因为“沉没成本”而无法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做出理性分析和判断。而上周五我也不知不觉的亲历了一次“沉没成本”事件。但我等待了40 分钟的时候,因为纠结已经付出的40分钟,而没有冷静分析我继续等待将会付出的其他成本,比如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其实我们常常都会遭遇这样的“沉没成本”, 比如长途跋涉到海边,看到海边的人挤得跟“下饺子”一样,想着付出了那么多辛苦,来都来了,玩吧,于是跟着大家“下饺子”去了;排了一个小时的长队到了乐山大佛,明明外面已经堆满了要进去的人,想想来都来了,于是跟着长队买昂贵的票价,去围着乐山大佛爬山去了;诸如此类,我们吃下了难吃的饭菜,看了直让人打瞌睡的电影等等。

经济学研究这个课题,并不能告诉我们已经这样了,是否要坚持下去,但是可以提醒我们,千万不要有“来了就来了”,所以“将错就错”的想法。面对“沉没成本”,我们要敢于“半途而废”,该放弃的时候要懂得放弃。

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亦是如此,不能因为在某个客户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是看到无法回收时,还一味坚持,不能因为营销策略投入了大量成本,看到不具备市场优势,还继续投入人力和物力成本。看起来这个“沉没成本”都是糟糕的东西,但是如果运用恰当,同样也能为经营者带来利益。比如,我们遭遇的“会员制”“充话费送手机”等等策略,是商家给消费者创造“沉没成本”运用的经典案例,因为充了话费,所以要继续使用,就算服务不是那么满意,也舍不得放弃。

经济学中的一些小观点就是这么有趣,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遇见,今天你遭遇了“沉没成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