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县三桥镇北元村有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寨——翁子林组,位于道真自治县最北端,毗邻重庆市武隆县赵家乡,地势沟壑纵横,距道真县城90余公里,海拔993米。近年来,这里的年轻人纷纷走出深山外出务工,但有一位“80后”创业人张
松却对这块贫瘠的土地情有独钟,潜心养牛创业,走上养牛致富的道路,使沉寂的小寨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看好前景,投身养殖业。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他17岁初中毕业后便外出打工,在广东鞋厂做过工人,在山东做过建筑工,在当地做过“牛贩子”,从事过许多职业。期间,他东奔西跑,挣到的钱也寥寥无几。为改变家庭境况,2016年他用尽心思寻找发展项目。看到老家成片的荒山盖上了“绿被子”,认为发展生态养殖,市场前景广阔,张松萌发了饲养牛的想法。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资金难题,永锡分社帮。对于只有2万元积蓄的创业人张松来说,建设养殖圈舍,购进饲养牛,购买牛饲料、还有疾病防疫等等难题摆在他的眼前。可是说干就干的他,向亲戚借款2.5万元加上自己的积蓄2万元,便开始在自家的土地上修建养殖场圈舍。2016年10月,永锡分社信贷员在下乡走访中了解到他的创业梦想后,去到他的养殖场,给他讲解了农信社的相关信贷政策,发放了“致富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帮助他解决资金难题,他听后非常欣喜,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信贷支持,助创业梦想。张松在创业之前,有着3年多做牛生意的经历,练成凭他的双眼便能看出一头牛价钱的本领。他投身发展养殖后,筹资金建设好占地350㎡,能饲养50头牛的圈舍后,买进饲养牛的资金短缺成了他的难题。他便寻求永锡分社帮助,永锡分社主任得知后,叫上客户经理对他的养殖场进行了实地调查,先后发放了致富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万元和农户创业贴息贷款10万元,帮助其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信贷资金发放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他所建的养殖场圈舍已圈养了20头牛。
申办微企,规范养殖场。1987年3月出生的张松喜欢关注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在得知微型企业申办条件后,他主动向相关部门咨询,按照《贵州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方案》要求,积极规范自己的养殖场,于2017年7月14日以个人独资企业的方式成功申办了道真自治县繁荣牛犇养殖场,于2017年11月享受了微型企业政府扶持资金4.5万元。
“牛贩”经历,助持续赚钱。截至目前,张松的养牛场存栏有40头牛,最多时存栏达50头。他凭借着勤劳苦干,做事认真细致,时时关注牛的市场价格,凭他的“牛贩子”经历和目测估价,用自己的一辆小型货车把饲养的牛运输到湖南、重庆、遵义、贵阳等地销售,2017年实现年收入23万余元,成为当地返乡创业致富的名人。
张松创业养牛的致富故事只是永锡分社信贷资金支持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永锡分社按照县联社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主动对接地方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信贷政策切实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用信贷资金助创业者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