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业务浅谈

农信社信贷资产管理的一些思考

阅读次数:74来源:习水农商银行  作者:毛犁  2025年11月24日

近日,在工作闲暇之余,我拿出年初总行为中层管理人员购买的“微贷革命”一书,用了一个周的时间认真拜读,结合日常网点管理的一些实践和困惑,收获一些心得体会,现就从网点管理人员的部分微观视角予以分享。

《微贷革命》记述和剖析了湖北农商银行“以小微贷驱动大零售转型,以大平台带动小法人发展”的转型过程。作为地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成于小”也“败于小”,在二〇二五年贵州省联社推动两级法人改革背景下,结合书本理论与实践工作,在现阶段及今后的基层网点管理中,就如何做好信贷资产管理这一微观视角,为改革后贵州农信高质量发展而贡献力量,思考一二。

一、现有信贷流程的不断检视与重塑

银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审批、贷后检查是贷款管理的标准流程,即银行的“生产线”,作为地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需要定期评估“产品的成品率”,检视流程执行的问题并不断完善和重塑流程。

(一)贷前调查尽量做到标准化

贷前调查人员主要承担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一般实行双人调查,部分产品单人调查,现行流程并未对贷前调查的标准制定完善的制度,如无银行流水如何界定收入,收入测算的随意性导致贷款评级授信结果的真实性问题,如如何确保隐性负债的调查准确率问题,资产价值的认定问题,都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进而影响下一流程判断的准确性。因此审查审批人应根据市场和调研统计情况,拿出最新标准,标准要“多定量、少定性、不模糊”,让客户经理按照审查审批人既定的清晰标准去调查,明确职责边界,做到尽职免责,只要客户经理不存在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责任随即转移,即应由审查审批人承担相应的决策责任。

(二)审查审批专业化和制衡性

对于审查岗,可在全行范围内固定几个专业人员随即抽取开展审查工作,审查人员需具有专门的岗位资格认证制度,并要定期参加各层级理论培训,同时建立审查人员岗位前置和后续评估工作机制,即陪伴式参与部分贷前调查、定期对已审查但形成逾期的贷款,抽取部分客户由调查、审查人员再次复盘调查,找出症结的根源,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进一步修正审查标准。

对于审批岗,在现行模式下,审批人一方面囿于总行发展任务,另一方面地处网点一线可能存在矛盾集中导致人情等道德因素,审批人员并不能真正完全做到独立决策。因此,一定权限内审批人员可探索授权至“网点负责人利益回避下随即抽取一定数量人员”组成,并对审批决策承担相应责任。现目前省联社推行的“全流程贷款管理”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探索。

(三)贷后管理的有效性

贷后检查主要由客户经理常规检查、各级部门专项检查、尽职检查三个层级构成,其中客户经理常规检查在于及时发现风险,开展实质性处置,实现“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目前客户经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想管但工具和时间精力不够,对已逾期的贷款检查多,未逾期的贷款检查少,不能做到定期体检和“杀毒”。例如,客户经理人均普遍管理1000至2000户贷款不等,现有预警系统不能实现对客户征信定期检查,及时对因过多融资导致资产负债率大幅攀升的客户进行预警。如信用贷款客户在未逾期期间处置名下资产的行为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因此要充分探索“科技+人治”的贷后管理模式,实现高效的响应机制和有效的处置机制。

二、贵州农信的“微贷革命”思考

湖北农商银行之所以开展“微贷革命”,是因为部分同志忘记初心、偏离主业、以贷谋私、利益输送、部分客户经理等客上门、懒散清闲、部分机构效益低下、持续亏损、体制机制和市场脱节等问题。涉及定位坚守、廉洁从业、工作作风、贷款管理、机构经营等多方面的问题,此类问题在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尤为明显,因此我们也要思考如何通过“革命”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一要坚守主业的情况下错位经营。市场竞争从来都是在平衡中不断发展的,我们要从服务部分少数客户放眼到服务更多客户,正确面对他行掐尖避免刚性竞争。二要从大额向小额转变,目前农信社大额贷款在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的专业评估能力和管控能力均无法与国有大行相提并论,同时农信社的定位和使命决定了我们更应把小摊小贩等需求旺盛、融资渠道有限的客户服务好。三要从全程陪跑到阶段参与,各行各业都有一个经济周期,银行需要在行业间穿越周期,实现行业风险的规避,始终以安全为前提。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贵州农信在支农支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始终相信随着改革脚步的加快,我们将会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健康的躯体,继续在“三农”这片沃土上继续发光发热。

一审:万远利
二审:宋健
三审:赵阿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