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信息 > 会员动态

茅台农商银行: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阅读次数:76来源:茅台农商行  作者:王成  2025年11月24日

近年来,茅台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重要部署,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始终坚守“深耕本土、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以客户为中心,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贯穿始终,用专业、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金融:为创新发展“赋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推动着各行各业迭代升级、变革发展。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赋能,科技的进步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服务。茅台农商银行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发展。

近年来,茅台农商银行拥抱科技、运用科技,加大投入,按照信息科技管理规范,加快国产化电子办公设备更新换代,改造中心机房、监控中心、监控系统,有效提升科技赋能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作用。

在省联社“大平台”支撑下,运用“互联网+移动终端+业务运营”模式,完善系统、优化流程,常规业务及日常事务的审查审批全部实现系统化、终端化办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工作质效大幅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针对科创企业,茅台农商银行用“全生命周期的陪伴服务+创新抵质押方式”的模式,整合半成品融资、股权融资、续贷纾困等,有效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从专利技术、管理能力、生态环保、市场前景等多维度为科创企业“积分画像”,使科创企业获得更多更好的金融支持。

今年来,茅台农商银行积极走访服务辖区的贵州省“专精特新”科创企业,详细了解生产经营及融资需求情况,通过半成品抵押,向贵州中心酿酒集团有限公司累计投放贷款7959万元、向夜郎古酒业有限公司投放贷款9340万元。今年累计投放科技金融贷款1.73亿元,支持科创企业创新发展。 

绿色金融:为美丽家园“添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茅台农商银行围绕“双碳”目标,积极践行“两山论”,将绿色金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在省联社统一指导下,成立了绿色金融部,先后制定了绿色信贷管理办法、绿色普惠金融实施方案、“绿色·酿酒乐”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等制度,连续四年披露环境信息报告,践行绿色理念,发展绿色金融,为美丽家园“添彩”。

茅台农商银行是贵州农信首批“生态账户”试点行,围绕仁怀地方经济资源条件、产业发展特点,结合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经验,建立“生态账户”,将生态农业、绿色产品、清洁能源、碳减设备等量化为生态积分,全面开展“生态账户”的推广应用。

正当贵州主台酒业有限公司在为绿色转型发展的资金发愁时,茅台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主动走访企业,及时对该企业进行了“生态账户”建档,通过“生态账户”积分累计兑换,向该企业发放990万元贷款,为企业生产经营注入金融活水。

茅台农商银行主动走访农户、个体工商户、企业,常态化开展“生态账户”建档评分,并运用“生态账户”积分,提升客户授信额度、给予贷款利率优惠等服务,让客户享受“生态积分”带来的益处,促进个人、企业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守护美丽家园。截至目前,累计评定“生态账户”3.48万户,发放“生态账户”专项贷17.9亿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同时,茅台农商银行深入实施绿色运营管理,运用内网OA、黔农办公、黔农智慧办贷、客户经理绩效系统移动端等办公,实施无纸化会议、无纸化办公、无纸化审批,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普惠金融:为乡村振兴“护航”

“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千家万户”。茅台农商银行坚持深耕农村、服务小微、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持续加大对普惠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增强普惠金融服务的适配性。

茅台农商银行发挥人熟、地熟优势,深入农村、社区、园区、商圈、企业,多轮次全覆盖走访问需各类主体,宣传“反诈”“反洗钱”等金融知识,了解客户金融需求,及时提供方便、快捷、灵活的金融服务,今年来累计走访客户1.12万人次。

深度实施农村信用工程提档升级和整村授信工程,扎根农村,深耕“三农”,创建信用乡镇16个、信用社(社区)149个、信用组1614个,评级授信农户12.6万户、授信总额132.54亿元,农户贷款达到67.17亿元。全力支持普惠型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截至目前,普惠金融贷款达到107.92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3.35亿元,有效激活了地方经济的“毛细血管”,为“三农”主体和小微企业稳健发展注入“强心剂”。

设立“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小微个贷服务中心”“黔农贵客服务中心”,升级改造乡镇网点,营业环境、服务能力、服务效益全面提升。在仁怀市行政村(社区)设置175个村村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年交易量80万余笔,为农村客户节约了大量时间及交通成本,使普惠金融通达城乡。

茅台农商银行发行社保卡超45万张,其中三代社保卡超27万张。按照“社保+金融”模式,打造“社银一体化”服务点114个,实现83项高频社保业务“一站式”办理。

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派驻2名优秀干部担任边远乡村驻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累计为困难农村家庭建设“农信小康屋”199栋,资助农村困难家庭学子1000余人。 

养老金融:为幸福生活“加码”

围绕建设“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的百姓银行”的愿景,茅台农商银行以“黔农贵客”品牌为核心,实施网点适老化改造,倾情服务留守老人和银发客群,提供丰富多元的金融及非金融服务,打造老年客群的“温情驿站”。

30家网点以厅堂为阵地,在营业大厅设置咨询台、爱心座椅、敬老窗口,配备老花镜、放大镜、助听器、血压仪、便民药箱等,提供温水、茶水等便民服务,用心助老、悉心服务,让银发老人同等享受优质金融服务。

针对农村高龄老人面临的年事高、腿脚不便、不会操作智能设备等“难事”,茅台农商银行网点主动携带移动展业设备,常态化开展“上门服务”,把“柜台”搬到老人家中,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专属服务。今年来,累计开展上门服务270余次。

针对老年人“买菜找零”“街头兑换”“错版币”“高价回收”等易受骗场景,茅台农商银行通过厅堂金融微课堂、上门服务、“五进”金融知识宣讲,工作人员以身边真实案例,耐心细致教授老人防骗防诈知识和技能,共同守护老人“钱袋子”和幸福美好生活。

国酒分理处已连续2年每周二开展“爱老敬老 爱心义剪”公益活动,免费为留守老人理发。在现场,理发师们耐心细致地为老人修剪头发,老人们安详地坐在椅子上,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不时与工作人员交流家常,充满温情。从2023年底开始,累计为老人剪发80余次,服务900余人。

数字金融:为服务升级“增效”

建设金融强国,数字化转型是金融业必然的趋势和方向。在数字经济浪潮下,茅台农商银行顺势而为,设立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机制,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围绕客户数字化、运营数字化、产品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等7个方面规划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

加大“黔农云”推广使用,用户突破34.89万户(占常驻人口的53.67%),贷款签约用户达到9.79万户,交易131.11万笔,一个终端为客户提供账户管理、费用缴纳、贷款还款、存款理财、生活购物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紧贴客户“短、频、快”的金融服务需求,先后推出“黔农e贷”“黔农快贷”“码上贷”等线上信贷产品,积极开拓黔农e付、智慧学校、智慧停车场等多元化金融场景。截至目前,黔农云线上贷款6.13万户、余额81.35亿元。

开展盐津支行智慧网点试点建设,产品推荐、金融宣教电子可视化展示,适时动态智能监测等待客户,及时调配人员补位,开展数据智能加工、分析和运用,赋能业务发展。

未来,茅台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强化改革创新,以更好的科技金融赋能、更大的绿色金融支撑、更广的普惠金融服务、更实的养老金融保障、更优的数字服务体验,谱写金融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审:万远利
二审:宋健
三审:赵阿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