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绵绵的阴雨纠缠了近半个月,整个城市仿佛浸泡在死水里,任由郁闷、纠结、忧伤的情绪在城市上空肆意游走,到处散发着难闻的地下室潮湿味。久违的太阳终于露面了,将所有的阴霾一扫而光,城市被光明笼罩着,散发着阳光的味道,真好!
我在阳台上贪婪地享受“日光浴”,眯着眼睛望着远处马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街上挑夫的吆喝声、滚动LED屏的广告声加上远处学校课间操的音乐声,汇聚在一起,奏出朝气蓬勃的交响乐,整个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心中无比惬意!
“嗨喽,今天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是不是太想我了?”我接起电话,一副自恋的样子。电话那头寂静了两秒,突然传来老A撕心裂肺的哭声,“我妈,我妈今天早上走了,眼角膜也捐出去了~”顿时当头一棒,仿佛有块冰滑入心脏,冻住了!只觉得阳光那么刺眼,自己仿佛置身于无声的世界。
老A,我大学闺蜜,独生女,单亲家庭出身,她的母亲——曾阿姨是一名共产党员,一直在政府从事计划生育工作。我印象中的计生工作者都是“冷血动物”,因为小时候经常看见她们带着一群人到别人家砸家具,搬电视,之后便会带着大腹便便的孕妇去县里的卫生院。经常听大人们茶余饭后八卦诸如东家媳妇逃到娘家去偷生了,但是还是被抓回来了,可惜咯,是个大胖小子!西家媳妇还不回来,家里都乱成一锅粥了,屋顶都被掀了等等此类的流言蜚语,于是,这些的亲手扼杀了那么多生命的计生工作者,被人们厌恶、诅咒:她们不得好死、总有一天会遭老天爷报应---童年的耳濡目染让我对“杀人不眨眼”的计生工作者产生畏惧之心,总觉得她们个个凶神恶煞、犹如钟馗。直到2008年,我第一次见到曾阿姨,那时她已经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头发因长期化疗的缘故,已经脱落完了,只能戴着一顶假发,身体消瘦,精神状态还不错,从立体的五官上可以看出曾阿姨年轻的时候也是属于美女级人物。曾阿姨和蔼可亲,颇为健谈,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我们相聊甚欢。当时,我心里一阵惋惜“多好的阿姨,可惜入错行了。自己又当爹又当妈把老A拉扯大,供她顺利完成学业,本该开始享福了,却得了癌症,难道这就是村里人常说的报应么?”
2016年有幸拜读了莫言老前辈的作品《蛙》,该作品是部直面中国近几十年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该国策当年在山东高密东北乡艰难推行的过程。女医生“姑姑”既是乡村医生,一生接生婴儿近万名,人称“送子娘娘”,又是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计生干部,“姑姑”的一生是矛盾的,当时人口呈“井喷”式的膨胀,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可能带来灭顶之灾,而“姑姑”就是计划生育国策的坚决执行者:张拳的老婆因她溺死水中,她的侄媳妇王仁美被她大义灭亲引产失败大出血死了,袖珍美人王胆在被她那种惨绝人寰的围追堵截下虽万幸生下女孩陈眉,但自己却付出了死亡的代价……年轻时的雷厉风行、坚决执法导致后期的“姑姑”一听到青蛙的叫声,就想起了被自己扼杀在子宫里的孩子,立刻毛骨悚然、神神叨叨、备受煎熬,“姑姑”一生中接生近万个孩子,可是却没有一个是属于自己的。读罢该书,我感慨万千,仿佛是给我们这些不曾经历的人进行了一番心灵长廊的洗礼。是呀,当我们为今天计划生育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时,当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时,可曾想过他们——成为牺牲品的胎儿、因医疗条件差而丧生的孕产妇以及被人们诅咒和唾弃的计生工作者?从此,我对曾阿姨的遭遇由惋惜变为尊敬!
如今,曾阿姨因病过世了,老A 根据老人的遗愿第一时间联系了角膜捐献的工作人员,从曾阿姨那里摘取了一对眼角膜,使两个患者获得帮助及重见光明。曾阿姨曾经表示,自己是国家工作人员,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自己做不了任何贡献,只有这眼角膜还可以贡献出来,可以帮助其他人重见光明、得到幸福。人活着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死了,也要为其它人创造价值!曾阿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一名共产党人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不管是小说中的“姑姑”还是现实中的曾阿姨,作为计生工作者,你们用大无畏的精神承受了千人诅咒、万人唾骂,愿你们来生做一个幸福的女人,拥有美满的家庭,享受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