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营业终了,葫市信用社的柜台人员正准备扎帐下班,一位身背背篼、手拄拐杖的老人走进营业厅,缓缓走向柜台窗口,从身上取出存折,小心翼翼地递给柜台人员,轻轻地说:“我来取低保,民政打过来的”。当系统提示客户输入密码时,老人却浑然不知所措,看得出来,他并不清楚该如何办理取款业务,柜台人员随即向老人讲解了取款的程序,并引导老人输入了存折密码。钱取出来了,老人仔细地数了两遍后,将钱揣进贴身的衣兜里,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离开了营业厅。
老人走后,有认识他的群众对柜台人员说,这位老人很“造孽”,他是孤寡老人,膝下无儿无女,一个人住在葫市镇最偏远的高竹村的深山里,由于老人年纪大了,身体状况很差,乘车还会晕车,老人每次上街都要步行4个多小时,往返一趟就得花8、9个小时,基本上是“两头黑”,天未亮就出门,天已黑才到家。认识他的人总是好心地问他:“你住得又远,又坐不得车,眼睛又不好,要是在路上摔倒怎么办?你要上街办事咋个不喊挨到的人些帮个忙嘛?”,老人总是憨厚地回答:“哎,各人都有各人的事,咋个好麻烦别个嘛,我身上带起电筒的,照到路还勉强能够看得到,各人慢慢走,摔不倒”。
听完群众对老人的描述,柜台人员对老人的印象更加“深刻”了,眼前浮现出老人拄着拐杖孤独地行走在山间小路上的情景。
葫市信用社利用一次流动服务进村组的机会,特别为老人提供了上门服务,根据群众提供的地址,信用社工作人员带着流动服务设备来到老人的家中,为老人补办了信合卡,还让该村的“村村通”商户带着移动终端,到老人家中演示存取款等常规业务,教会老人办理基本业务,并叮嘱老人以后不要再“起早贪黑”往镇上跑,直接到“村村通”服务点取钱就可以了。
从此以后,这位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老人再也没有来葫市信用社取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