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协调服务 > 精准扶贫

小服务进“猪圈”,大扶贫暖心窝 ——董公寺支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阅读次数:1477来源:遵义汇川农商银行  作者:周彬彬、吴婧  2017年5月16日


董公寺镇交通村金银寺组伍姓农家猪圈的隔层上,住着一名残疾智障男子,恶劣的环境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潸然泪下,4月25日,汇川农商银行董公寺支行工作人员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事呢?

事发当日,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拿着存折来到董公寺支行办理取现业务,因为存折是批量开户,需要本人持有效身份证办理激活,而户名是老人的儿子(伍洪刚),所以老人当时未能办理成功。

听到柜员的解释,老人陷入了深深的烦恼,他说这是儿子的存折,是政府发放的低保补贴,儿子从小双腿残疾无法行动,再加上智力也有缺陷,所以长年“隐居”在猪圈上,一日三餐靠家人照顾,根本无法到现场来办理相关业务。“主任,啷个办嘛,我这个‘哈儿子’哪样都不懂,你们要给我想想办法哟……”老人心急如焚。

了解这一情况后,董公寺支行工作人员立即安抚好老大爷,让其在支行休息等待,专门派人前往村委及老人家里上门办理业务。工作人员首先来到村委出具了证明材料,然后来到老人家里,找到了伍洪刚本人。这才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38岁的伍洪刚,在破烂的猪圈隔层上一住就是17年,这17年里,吃喝拉撒都在那个狭小的空间……工作人员手把手教他在委托书上摁了手印后,匆匆赶回支行为老人办理了激活、取现。

老人拿到400余元的低保金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回首儿子伍洪刚的往事,一把辛酸一把泪。他说,为了防止智障的儿子到处跑,不得已才把他禁锢在猪圈上,17年来老两口每天天不见亮就到农贸市场靠卖菜来维持家庭开支。董公寺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后,将他们纳入“特困户”,这才有了低保补贴可以保障基本生活。

工作人员回到支行后,感慨万千,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一边是同情老人一家的不幸,一边是珍惜现有的生活。最后大家纷纷慷慨解囊,自发组织捐款1200元给老人,希望能为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贡献一点点绵薄之力。

自“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号角吹响以来,汇川农商银行积极贯彻推动大扶贫战略向纵深发展,通过发放“特惠贷”、结对帮扶务川、开展爱心“1+1”等行动,集中精力、集中火力,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截至3月31日,汇川农商银行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信用档案5434户,授信金额1.5亿元;发放“特惠贷”1347户(贫困户1315户,专业合作社32户),余额1.24亿元;开展“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宣传37次,办理业务259笔,金额达183.7万元,为汇川区“减贫摘帽”,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增添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