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家是远行的船,那么良好的家风就是茫茫海洋上的灯塔;如果说家是浩瀚的天空,那么良好的家风就是蔚蓝天空中璀璨的群星;如果说家是一棵大树,那么良好的家风就是那一片湛蓝的天空!
——题记
中华五千年的悠悠岁月,酿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留下了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国人视良好的家风为心头肉、掌中宝,细心呵护!对家风的文字记载更是多如繁星。从“治国、齐家、平天下”,到“食不言、寝不语、笑不露齿”;从孔融让梨到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从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到曾国藩治家八字诀;良好的家风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代代传颂! “让这个女人住在客厅里,不仅侮辱了这个尊严的地方,而且会在公馆里散布毒气,败坏高家的家风。”巴金的《家》让我更加坚信家风是神秘的是有傲气的,是名门闺秀、书香门第、大户人家的专属名词,是我等凡夫俗子不可高攀的!
“家风就是不许欺负老婆”,“家风就是要讲诚信”, “家风就是教育孩子学好习,做好人……”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深入车站广场或街头巷尾采访普通大众,热议中国的家风是什么?老百姓用简朴的言语诠释了各自心中的家风,我恍然大悟,仿佛一直遮在眼帘的云雾突然被大风一吹而散,阳光明媚:原来家风并不高冷、并不稀有,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像温情的阳光照耀着每一个家庭,不管富贵贫贱,都可以享受它带来的福泽。
家风是人生的指路牌。我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目不识丁的务工人员,家里没有散发墨香味的各种书籍,没有挂在厅堂令人畏惧的家法,没有知书达理谆谆教诲的奶奶,更没有耳提面命的家规家训,一直认为家风空白多半是指像我这样的家庭。“你看,饿坏了吧,你慢点吃,怎么每次都是天黑透了才回来,看来是换了新的工作岗位不适应啊。”饭桌上母亲夹起我爱吃的卤鸡爪放进我碗里,看着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刨饭的我,关心中夹杂着丝丝担心。“最近信贷上的事情有点多,只能等下班了才有时间去客户家里调查情况。”我鼓着腮帮子,连说话的时候都不忘往胃里输送食物。“哦,对了有件事,妈得提醒你!”母亲突然一脸严肃,把身体往我这边凑了凑,低声说道:“我虽然不识字,但是我知道贷款这个岗位多多少少算是有点特权,可能会有人拿好处给你,你记住,这种事情千万不能做,不能为了那点小便宜,丢了工作还让人看不起!”“您老人家放心,我肯定不会做违法违纪的事情,在单位有领导敲警钟,在家有您,我肯定坚守原则,好好工作!”我放下筷子认真的向母亲保证。内心的深处被母亲的语言所触动,为母亲的这种“担心”点赞!
虽然,母亲目不识丁,但是在关键的问题上,她用质朴的语言告诉我“勿以恶小而为之”,警醒我不要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迷失了自我,原来这就是家风,质朴而内敛,如路边的指示牌,当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失的时候,指引你找到回家的路。
家风是言传身教的坚持。“妈妈,快点,我们该回房间看书啦!”7岁的女儿手里捧着新买的《小熊维尼》朝我喊道,此刻我正葛优瘫在沙发上,机械式的刷着微信朋友圈:“乖,你先去看,我马上就来。”“妈妈,这个维尼太搞笑了,它被卡住了,像这样~哈哈笑死我了。”女儿咯咯咯的笑声从房间传来,顿时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活力。“哇,笑的这么夸张,我来看看到底有多搞笑!”女儿悦耳的笑声、灿烂的笑脸感染了我,于是,放下手机,关了电视,跟女儿去书的海洋遨游了。随着生活电子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电视、电脑、平板、手机等剥夺了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替代了孩子体会阅读的快乐,曾经我看见女儿津津有味地玩着平板,对书却极其厌恶,我惶恐了,怎么才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于是乎我天天在她耳边唠叨,经常灌输读书的种种好处,甚至下了命令每天必须读课外书10页,但是收获甚微。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发现这样和谐的一幕:爸爸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女儿跟爷爷奶奶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家庭剧。我恍然大悟:原来错的是大人,我们要求孩子不许看电视,不许玩游戏,要认真看书。可是大人呢?在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自己却在逛淘宝、刷微博、看朋友圈,言传但身不教,这显然是不行的!于是,我静下心来,拿起书本和女儿约法三章,每天睡前一起阅读三十分钟,而且要坚持。终于,女儿放下了电子产品并慢慢地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能主动要求阅读。
事实证明,家风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独断专横,家风是不但言传还要身教的坚持!
良好的家风是优美的旋律,能带着你翩翩起舞;良好的家风是阵阵清风,荡起你心中的层层涟漪;良好的家风更使一颗颗带着幸福种子的蒲公英,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