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读 书

阅读次数:1182来源:遵义红花岗农商银行  作者:郭语画  2017年5月8日

从年后开始读《黄帝内经》,每天咬文嚼字的读了三小节,这样的速度不禁让我想到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每天在我脑海里旋绕的是 “想读完书”,而不是“想读书”。

我从小读了许多书,可总觉得这些书带给我的东西没有外显,比如和别人谈论一些事情的时候,我说不出来什么。即使我记得在某本书上看过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观点,我依然不能明确的表达出来,我只能说:“我在某本书上看到过。”这还得是近期看过的书,如果隔的时间远了,我更是记不住。

那时我没有意识到这本身其实是一个价值观问题,直到大三时选修中国古代文学,老师在第一节课说了一句话:“很多同学喜欢说自己一天能读多少页的书,有些人一天能读 50 页,有些人能读 100 页。可是一旦你用页数为单位来度量读书这种行为时,从一开始你就错了”。那之后我豁然开朗,确实,当我做一件事只想着快点完成时,我的心思其实已经不在这件事上了。如同当我们看手表的时候,常是快等不及了;当我们数页数的时候,常是快看不下去了;当我们念叨看了几本书的时候,常是连书名都记不全了。

想想看,你去旅行,是为了旅行和生活本身呢,还是为了能发几条朋友圈彰显你在旅行?答案是显然的。生活就像一趟旅行,我们读的每一本书,写的每一个字,做的每一件事,就是这趟旅行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能专注于它本身并享受这种过程,那整个生活就会变成急不可耐的煎熬。

读书是一种享受,但如果读完一本书,没有新的体验,没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来冲击你的脑神经,特别是读完一本好书之后,想不清楚、说不清楚、写不清楚、也从来没有为之实践过,某天和别人说起这本书,你只会说这本书很好,我读过。那你读书就是在浪费时间。

学而悟道,有时候一本书就够了,有时候一万本都不够。读什么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读:你有没有读进去把自己活埋在里面,又有没有读出来敲打出一个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