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话说“防火,防盗,防诈骗”,这句话随时都在提醒我们要有安全意识。在网络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电信诈骗已不再是新鲜的词。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对于电信诈骗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你家孩子生病了,让你给他打2000块钱,卡号×××,名字某某某”,是不是很多人都收到过这样的短信。又或者是收到“我公司推出酬宾活动,恭喜你中奖了,金额200000元,登录网址×××领取”这样的短信。还有接到这样的电话“某某某,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你××你都不知道吗?”然后让你向某个账户汇钱。还有的诈骗电话只是响两声就挂了,如果你回拨就受骗了。现在的电信诈骗方式花样百出,理由层出不穷,涉及人群广,让人防不胜防,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安全意思,严防电信诈骗。
曾经有位老人拿着存折来柜面上取款,说是刚才有人打电话自称是民政的,给他家里打了一笔残疾补助,让他马上来取。我们帮他看了存折上面并没有钱,仔细询问了确定老人是遇上骗子了。如果老人是拿着卡去卡机上操作,可能就被骗了。在柜面工作,其实遇到电信诈骗的时候会比较多,帮老人办业务的时候 ,不妨多问几句老人是给谁汇款,认识吗?帮助他们识别骗局。因为老人往往是犯罪贩子容易盯上的对象,他们一般积蓄较多,安全意识较弱,辨别能力不强,容易上当受骗。
电信诈骗一旦受骗,茫茫人海,钱就不容易找回来了。因为犯罪分子是谁都不知道,唯一有的电话号码肯定也是打不通的。现在的电信诈骗活动蔓延性比较大,发展迅速,手段翻新很快,并且是团伙作案,反侦察能力很强。所以只有自身提高安全意思,让犯罪分子无机可乘,才能防止不上当受骗。
作为银行工作人员,保护客户的财产是我们的职责。所以办理业务的时候必须依照规章制度,严格核实客户的身份。对于新开户的客户严格实行实名制,对于可疑业务要及时上报,对于意识不清的汇款要及时阻止,并且给客户宣传电信诈骗的防范知识。随时提高警惕,保护客户资金安全。
作为普通公民,也应该严防电信诈骗。不要相信陌生电话,不向不认识的人汇款,不进陌生人发送的链接。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贪一时之利意外之财,保持警惕心理。只有这样才能预防电信诈骗,让犯罪分子无从下手。
严防电信诈骗,人人有责;远离电信诈骗,让生活更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