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信息 > 会员动态

赤水联社“四抓四促”提升支农服务基础工作

阅读次数:1132来源:赤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作者:余杰  2016年5月30日

2016年初,联社认真分析业务发展趋势,针对联社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的现状,提出支农服务基础提升工作方案,将2016年作为支农服务基础工作提升年,以基础工作为根本、以业务发展为核心、人才队伍和制度建设为保障,开展“四抓四促”活动,夯实基础工作,做好精准扶贫,进一步提升支农服务水平。

抓基础促支农支小

以做好“七个一”工作为基本动作。包好一个片,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摸清一家一户真需求,做到对辖内农户“户户”走访,摸清有没有资金需求,需求是多少,能不能支持,能支持多少;开好一个群众会,做到会议形式多元化,会议内容多样化,会议语言地方化,会议覆盖全面化,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发完一个贷款证,做到信用农户户户有证,确保全面实现柜面放贷;建好一个服务台,做到金融宣传、业务推介、疑问解答、客户引导的多重功效;记好一本工作日志,做到留下工作痕迹,总结工作心得,提升工作能力;做好一个汇报,做到勤汇报,取得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以推进信用工程创建为主要抓手。非信用乡镇要以信用乡镇创建为工作重心,将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作为创建工作核心,扎扎实实开展资信调查、评级授信、金融宣传、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信用乡镇要以提升、巩固信用工程为工作重心,扎实开展信用村升级打造工作,做好信用工程维护管理,以业务发展为前提,沉下心来踏踏实实走访、实实在在宣传、真真切切服务,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满意度,切实把信用工程创建成果维护好、巩固好。

抓队伍促凝心聚力

为完善以“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客户经理资源配置,联社以人才为支撑,打造一支会干事、善谋事的人才队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实基层工作一线。

建立内勤客户经理管理及考核制度,明确内外勤客户经理职责分工,外勤客户经理负责业务拓展、业务宣传、业务营销以及贷后跟踪管理等外部事务,内勤客户经理负责贷款发放、档案管理等内部事务,确保外勤走得出去,内勤守得了家;实行客户经理等级制度,完善客户经理量化考核及二次考核制度,根据网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资产总量,对客户经理管贷能力、业务拓展能力、工作创新能力等指标进行量化评分,综合确定客户经理等级;实行信用社管理干部“234”制度,对连续2个月未完成目标任务的给予警告,连续3个月未完成的约见谈话,连续4个月未完成的免职处理;开展客户经理、中层干部业务交流活动,通过业务交流、情感沟通,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提升创造力,打造有合力的团队。

抓考核促业务发展

为牢牢抓住业务发展的黄金时间,落实好“春雨春归”行动,实现各项业务首季开门红,联社根据往年业务发展规律,单独制定一季度绩效考核方案,制定存款增长3个亿的总目标,做到扶贫问需到位、维权清收到位、不良压控到位、普惠宣传到位的总要求,联社全体干部员工分别预提4-15万元绩效工资,按3:5:2的比例月考核兑付。

为切实做好信用工程创建的基础工作,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提高农户贷款面和贷款质量,做精农户贷款产品,进一步巩固农村金融“主阵地”,联社制定的年度绩效考核方案加大对基础工作的考核力度,农村基础工作考核比重占涉农营业网点定性考核的50%。

通过强化考核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全年确保实现4个信用乡镇的创建目标;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农户贷款面25%以上;农户贷款规模达到18.5亿元,农户贷款五级不良率低于3%;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规模达到13.88亿元,贷款增幅40%以上,户数增幅20%以上;林权抵押贷款投放5000万元;“特惠贷”投放5000万元;社会保障卡数据采集率100%;村村通机具活跃率100%;金融服务满意度80%以上。

抓特惠贷促同步小康

为抓好精致扶贫工作,以“十三五”扶贫规划为指导,以同步小康为目标,落实精准扶贫挂帮工作机制,挂帮贫困户不脱贫不脱钩;强化宣传,加强宣传引导,通过走访贫困户、召开群众会等宣传形式,扭转贫困户“不敢贷、不想贷”的思想,加强对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就业扶贫的宣传;紧跟落地产业,积极协调搭建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发展平台;摸清贫困户的真需求,加大“特惠贷”投放力度,充分满足用得上、扶得起的贫困户资金需求,提高“特惠贷”覆盖率,实现“人人贷”的目标;用好用活“特惠贷”,积极探索创新“特惠贷”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政府指定扶贫企业,提高“特惠贷”经营性收益,促进贫困户创收增收,确保“十三五”期间“特惠贷”总体投放1.5亿元,其中2016年投放5000万元,助推全市实现同步小康。

赤水联社通过深入开展“四抓四促”活动,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改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基础工作更加扎实,农户资信调查更真实,评级授信更合理,档案管理更规范;信用环境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全市信用乡镇占比57.14%;信用村(社区)占比达81.58%,升级打造样板信用村13个;农户建档评级面100%,建档比例80.67%,信用农户评定面95.56%,授信总额37.95亿元,较年初增加2亿元,农户持证面及信用农户牌匾安装比例97.82%;农户贷款快速增长,目前全市农信社农户贷款余额达到14.86亿元,同比增加2.62亿元,增幅21.41%,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0.82亿元,同比增加2.66亿元,增幅32.6%;2016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1亿元,同比多放0.5亿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累放4.05亿元,同比多放0.72亿元;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2015年起,赤水联社在全市掀起“金融夜校”活动热潮,至今累计召开金融夜校900余场次,3万余人受益,金融夜校覆盖到组,在提升农民金融意识、“村村通”电子机具使用率、推进信用工程创建、促进业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网贷条件日趋成熟,通过做实农户的评级授信,夯实基础工作,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为网贷业务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目前联社正在推动林权抵押贷线上放贷试点工作,为全面实现网贷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