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部反映一名中国军人军旅生涯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一夜之间走红大江南北,主人公许三多在面对连队编制被取消,只剩下最后两个人的时候,仍坚持着刚入伍时的规矩。当有人问他:连队都没了,还守着这些规矩做什么?他回答说:有我在,七连就没散,钢七连的规矩就不能丢。讲到这里,我们都会由衷地赞叹:“这个兵,是好样儿的!”
无独有偶。在2009年那个乍暖还寒的季节里,兄终弟及,接力送薪的“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20年不遗余力坚守“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承诺,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恪守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道义良知,曾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而面对这份道义良知时,有人问弟弟孙东林:“你这图个啥呀?”他回答说:“啥也不图,这规矩是哥哥生前定下来的,20年从未终止过。无论啥时候,铁打的规矩,坏不得!”
记得刚参加农村信用社工作的时候,前辈曾这样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咱们信用社是一个经营货币的企业,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干我们这一行的必须严谨合规,信守承诺。总结起来只有四句话,就是常修合规之德、常行合规之为、常练合规之能、常怀合规之心。这是,我参加农信社工作后知道的第一个规矩。面对这个规矩,作为一名年轻的信合人——我既敬畏,又膜拜,它时时刻刻在叮咛我、时时刻刻在提醒我。
许久以来,我一直都在寻求一个答案,到底怎么样去做一个合规的农信人,是不是就是像许三多一样,无论处境多么艰难,都无条件地坚守?就是像孙氏兄弟一样,无论何时何地,对原则的坚守都能够问心无愧?还是像很多同仁那样,无论事情大小,对金融规则不越雷池一步?
渐渐地,我在具体的工作中,逐步体会到了那四句话的真谛:“常修合规之德”就是牢固树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常行合规之为”就是一以贯之“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从业行为,“常练合规之能”就是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业务技能”的从业能力,“常怀合规之心”就是始终保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事业心。同时,也明白了一个看似复杂却又简单的道理,做合规员工、办合规业务,把对待工作的严谨体现在制度的执行上,也只有牢记各项制度流程,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合规,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才能实现农信社的转型跨越发展。
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铁的纪律,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严格的规章制度,我们农村信用社的生命力则来自于良好的合规文化。而合规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常抓不懈的过程,靠的是我们每一名信合人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