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协调服务 > 农民专业合作金融服务

湄潭农行“六个精准”推动“三农”业务

阅读次数:1821来源:农业银行湄潭支行  作者:黄琳  2016年4月22日

湄潭农行切实担负起“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社会使命,积极参与农行遵义分行开展的“三农特色业务‘比学赶超’竞赛”,以“六个精准”推动“三农”业务,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精准定位。坚定发展好“三农”和县域业务,是全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湄潭县情制定了《湄潭农行金融扶贫服务方案》,加大“三农”服务覆盖面,涵盖了“美丽乡村示范点”的打造,营销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千百工程及农户贷款的发放。

二是精准目标。服务“三农”不是一句政治口号,必须践诸行动。湄潭农行针对地方特色,满足广大茶农、茶企业收购资金需求,自我加压,将发放农户贷款目标定为1000万元。

三是精准规划。确定了目标,就要瞄准目标。“三农”客户经理不畏艰难,跋山涉水,锲而不舍,实地展开对全县“三农特色服务”需求的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邮政、农商行同业服务“三农”的情况,对比彼此优劣,找到差距,吸收值得借鉴的地方,为下一步的“三农”服务拓宽视野。

四是精准服务。“三农”服务,实质也是一种金融扶贫。扶贫,贵在精准,成败更是在于精准。找准扶贫点,发挥资金的最大作用。针对调研结果及服务需求,扩大客户经理队伍,为四个营业机构配备客户经理,将服务延伸到“服务群众一公里”,面对面、一对一了解客户需求,实地调查,结合本行的信贷政策,及时发放贷款,切实满足茶叶种植大户、养殖大户、茶青收购企业的资金需求。

五是精准考核。考核机制的健全、公平、合理性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最大动力。现任领导班子认真吸收员工建议,及时调整考核机制,出台《湄潭农行计价考核方案》《湄潭农行专项考核方案》《湄潭农行综合绩效考核方案》,考核方案的公平、合理性充分发挥各部门、各条线的联动作用,营造“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团队氛围。

六是精准保障。前台离不开后台,实质上后台是前台的保障。后台保障,小到一份客户资料的复印,一个公章的加盖,一辆车的及时派遣,大到不良贷款的风险防控、贷款发放的及时审查、恶意贷款的起诉等等这些,都是后台默默为前台服务,及时跟进,前后台的密切配合,才令全行业务有序发展。

“六个精准”的有效推动,使得湄潭农行“三农”业务发展初见成效。通过“美丽乡村示范点”的打造,给予省级龙头企业发放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300万元,发放5户农户小额贷款50万元,建立“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3个。通过建档立卡,建立营销台账,支持以专业大户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7户,累计投放贷款800万元。通过对全县农户需求的调研,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1496万元,净增1174万元,占全市农行增量2802万元的41.89%,是全市农行唯一一家增量突破千万元的支行,投放量位居全市第一。个人贷款余额达42111万元,占各项贷款的50%,比年初增加6097万元,比同期增加4108万元,环比增速达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