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协调服务 > 农民专业合作金融服务

汇川农商行:财政资金杠杆撬动金融扶贫步伐

阅读次数:1446来源:遵义汇川农商银行  作者:徐永强、吴婧  2016年2月24日


“感谢党的政策,感谢农商行,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会在银行能够贷到款,回去我一定会好好地把养殖业干好,争取早日还清贷款,还要扩大规模。”近日,汇川区泗渡镇双先村村民刘显发从汇川农商行观坝分社获得5万元“特惠贷”信贷资金时激动地握着客户经理的手说。刘显发是汇川区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户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再加上缺资金、缺技术导致贫困,家庭生活一直处在贫困线以内,今年,在汇川农商行针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农户摸底排查工作中,针对其家庭劳动力、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帮助其理清发展思路,建议发展养殖业增收致富。汇川农商行观坝分社立即给予办理“特惠贷”贷款5万元,目前刘显发已经购进6头牛开展起了养殖业。

像刘显发这样因病、因学、因环境等导致贫困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农户在汇川区共有5276户,涉及人口15245人,13个贫困村,他们的发展一直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长期以来,农村贫困地区由于抵押物缺乏、信用环境缺失以及对信贷产品的认知不足,导致金融机构不愿贷、农户不敢贷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打破农村贫困地区群众这一信贷难题,帮助农户找到资金来源,成了农村贫困群众多年来的期盼,而如何帮助这一群体通过发展生产走上致富道路也是地方党政和农商行思考的问题。

汇川农商行作为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地方金融机构,主动与区政府对接,主动承担起汇川区金融精准扶贫重任,将推动贫困村和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摆在首要位置,充分利用“特惠贷”产品,立足一杠杆,两结合,三精准,四措施的脱贫攻坚方法,撬动贫困群众发展热情。

一杠杆就是以“财政贴息支持、区级风险补偿”为杠杆。为破解以前困难群众贷款难、难贷款和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这一难题,解决好困难群众发展生产中遇到的资金需求,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助力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汇川农商行主动与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接,制定了《遵义市汇川区财政金融精准扶贫实施方案》《遵义市汇川精准扶贫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区政府指定汇川农商行为“特惠贷”主办银行,区财政部门在汇川农商行开设“财政贴息及风险补偿资金”专户,在脱贫攻坚阶段区财政每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金融精准扶贫专项基金,重点扶持贫困户“特惠贷”和产业扶贫。这一杠杆政策的支撑彻底解决了以前贫困农户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的格局。

两结合。一是与信用工程相结合。为了做实精准扶贫工作,夯实好贫困地区信用环境,汇川农商行充分运用信用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召集涉及村支两委、农户、知名人士等,通过金融夜校、农民工春归金融服务活动、支农支小春雨行动、微信群、QQ群等载体进行信用宣传引导教育和基础金融知识普及,并对精准扶贫对象进行建档评级授信,有效地提高了贫困地区群众的信用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相结合。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只需按照我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流程就可获得“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除担保抵押,财政贴息支持、区级风险补偿”贷款;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不符合授信或不能满足授信条件的,有贷款意愿、有创收增收增项目、有创业就业潜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经地方党政推荐,仍可享受该政策按照该流程获得信贷支持;对发展较好,后期仍有信贷需求的,经村委会、镇(乡)包村干部推荐,镇农业服务中心审核同意,汇川农商行按照相应流程可继续给予20万元以内免担保抵押、财政贴息支持、区级风险补偿等贷款支持;对带动贫困户增收效果明显、创业优秀、发展潜力大的农村经济组织实体,按照此流程此政策可获得50万元以内贷款支持,且各类“特惠贷”申请实行限时办结,一般在审核后2个工作日内放款。通过扶贫贴息、风险补偿这一杠杆,让困难群众“贷得上”“用得起”,让金融机构“放得准”“用得好”。

三是精准。一是精准摸底识别。汇川农商行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研,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资产情况、收入来源、贫困根源、发展意愿及能力等进行精准摸底识别,做到应评尽评,确保建档评级面达100%。二是精准发放支持。发放过程中,汇川农商行各分支机构主动对接地方党政、村支两委及农户实施“一村一业、一户一措施”的项目战略,充分运用信贷资金和优惠政策,加大扶贫信贷投入,决不让一户有贷款意愿、有发展项目、有创业就业潜力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农户得不到贷款支持。客户经理还针对每一户农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帮助其理清发展思路,为其通过发展增收致富想办法、出点子,通过特惠贷“输血”彻底解决“造血”的困难。三是精准贷后管理。对“特惠贷”贷款档案按照一户一档、明确标识、专柜保管的原则进行归档,在每一户档案盒均标上“特惠贷”字样,对此前已经办理的贷款,在区扶贫办认可推荐后,农商行将其纳入“特惠贷”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后续发展得到优惠支持。

四措施。一是组织保障,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区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汇川农商行等相关单位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贷款贴息领导小组,区政府还将“特惠贷”贷款资金监督、催收管理纳入各有关部门、镇、村干部的年度考核,以增强各级责任心,全面推行“特惠贷”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资金保障,专款专用。从2015年开始,区财政投入1500万元为“特惠贷”风险补偿基金,2016年起,区级财政将每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部分的10%列入预算投入注入基金账户,汇川农商行以风险基金1:10比例投放专项扶贫贷款,支持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和扶贫产业发展贷款,助推全区1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农户全部脱贫。对农商行发放的 “特惠贷”及农村经济组织产业扶贫贷款造成损失的,农商行自行承担20%,风险补偿基金补偿80%。三是建立奖励机制。为激发各级各部门积极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区政府和汇川农商行共同负责设立奖励资金,每年开展一次财政金融精准扶贫先进集体、先进村委会、先进工作者,以激发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加强宣传引导。汇川农商行在精准扶贫中,建立了高管人员帮镇、部门帮村、党员帮户的机制,注重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专门开通精准扶贫手机报,每日定期向区政府及广大群众发送农商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动态,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典型进行宣传,以典型引路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营造贫困农户靠金融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汇川农商行各项涉农贷款余额316680万元。已为18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评级授信,授信金额4201万元,累计对743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发放“特惠贷”2126万元,涉及种植、养殖、加工业等领域,群众发展热情空前高涨。农商行力争到2016年底,通过信贷支持帮助1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12748人贫困人口脱贫,拟在2020年累计投入扶贫贷款20亿元。

实践证明,风险补偿机制有效推动“精准扶贫”贷款发放,不仅仅解决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资金问题,而且带动了特色产业和区域发展,激发了贫困农户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增强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成为贫困农户发展致富的有效举措,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