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信贷前线的排头兵

阅读次数:2645来源:农行凤冈县支行  作者:任永伦  2010年5月10日


在农行这个大家庭里,因为有了他们甘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一心投入农行事业,在本职岗位上任劳任怨,忘我工作,才有了农行魅力无限、阳光灿烂的今天;才让我们能够为生活在这样的团队、这样的家庭,感到无比自豪、无比欣慰。

从凤冈县支行先后被省市分行评为清收能手、优秀信贷员、信贷管理先进个人的一线信贷客户经理黄江同志的奋斗足迹中,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1983年8月,毕业于遵义财贸学校的他,分配进入凤冈县工商银行工作。1985年10月,因父亲车祸去世,为了扛起家庭的重担,他放弃了在县城工作的优越性,从工行来到了农行,选择到农行绥阳营业所,先后从事营业所出纳、会计和信贷工作,因工作出色,1996年调到县支行和平路储蓄所担任主任,2004年2月调整到资产风险部担任客户经理,2006年4月调整到业务发展部(客户部)担任客户经理。自担任客户经理以来,他在清收不良贷款、拓展信贷业务的平凡岗位上亮点频闪、业绩显著,被誉为“信贷前线的排头兵”。特别是他来到业务发展部(客户部)后,对分配的工作做到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是发放个人贷款、还是生产经营贷款、小企业贷款,都做到了全心全力。四年多的岁月,他见证和参与了农行的股改准备;他见证和参与了农行“服务“三农”试点的全过程。如果说凤冈县支行“服务“三农”试点工作卓有成效,那么黄江同志在信贷支持和服务“三农”方面的工作功不可没。

泪洒清收路,勇啃硬骨头。在主管清收不良贷款业务的两年间,足迹遍布凤冈县十四个乡镇,翻山越岭、走村窜寨、早出晚归时时体现;饥肠辘辘、口干舌燥、大汗淋漓时时相伴。2005年5月16日,不顾清收旅途劳累、炎炎烈日熏烤的他,来到离县城50余公里的琊川镇余粮村综合组王xx家中,催收2000年向其发放的助学贷款。面对微薄收入供养两个子女上大学,家中老母又年老病重,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陈述,他充分利用多年基层工作所积累的经验,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不断的开导,使贷款户作出了变卖稻谷归还贷款本息的决定。时隔两天后的5月19日,王xx果真变卖稻谷乘车到凤冈县支行营业部归还了贷款本息共12240元。通过其不懈维权清收,使天桥乡安xx用儿媳办满月酒之钱归还小额扶贫贷款本息2240元;绥阳镇街上寡妇18年1250元贷款本息在2005年10月21日得以如数归还;天桥、绥阳、蜂岩三地供销社承包户贷款15000元得以到位。

现状让人忧,苦寻好答案。在农行一心一意搞股改以及信贷政策制约致使信贷市场萎缩、有效信贷资产严重不足、农业银行股改后以全面服务“三农”为着力点抢市场、拼份额的情况下,客户经理就成为主力军站在风口浪尖。如何使农行能在短时间内重振雄风?如何使农行的信贷支持赢得客户的认可?如何使农行能在信贷市场上抢占到高端客户?成为摆在农行每一位客户经理面前的一道考题。是否能够按期交出满意答卷?是否能够快速增加有效资产?成为客户经理冥思苦想的问题。作为信贷客户经理团队的一员,黄江同志倍感焦急,不畏困难吓倒,迎着困难上,以小企业、个人助业贷款和农户小额贷款营销为着力点,拉动了凤冈支行信贷业务的复苏,为该行度过难关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学习规章忙,勇提好建议。为使自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信贷管理的行家里手,成为农行信贷业务的守门将军,客户的贴心人,黄江同志把认真学习国家及农行有关法律法规、业务操作规程作为日常学习的头等大事,由于上班时间要接待客户咨询,只有牺牲休息时间强化自身学习。长期以来,人们常常看到业务发展部(客户部)夜晚和节假日有他的身影。上网查询行业政策、发展趋势;翻阅客户贷款资料;钻研新业务、新制度成为加班的主要项目。通过对农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信贷业务基本规程、贷款管理办法等业务规章的深入细致学习;通过业务拓展过程合规经营的不懈思考;通过多年来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得到了上级行的采纳和认可,为一线信贷业务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拓展忙,业绩显现优。自担任业务发展部(客户部)客户经理以来,黄江同志在信贷业务拓展的路上做到了一步一个脚印,特别是凤冈县支行作为服务“三农”试点行后,他不辱使命,勇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小企业贷款的重担。从贫困地区拓展“三农”业务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全面调查研究,通过县域产业政策的对接,将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小企业贷款的对象定位在粮油、烤烟、茶叶、服务行业,使得凤冈县支行的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小企业贷款业务在短期内掀起了一个高潮,为凤冈县支行有效资产稳步增加赢得了先机。在具体的信贷营销过程中,他特别注重贷前调查,通过对大客户和优质客户的定期或不定期上门拜访,达到了随时了解客户产品需求,适时给客户当好家理好财的目标。截至目前,他累计经办发放各类贷款7529.5万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1792万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231万元;个人助业贷款5304.5万元;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140万元;小额农户贷款62万元。累计收回贷款2845.5万元。个人经办发放贷款全部为正常,无一笔不良。

清淡寂寞伴,严守行规好。七年多来,黄江同志在凤冈县支行客户经理岗位上,爱岗敬业,一丝不苟。为了按时完成各项任务,他不分白日昼夜,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做到手勤、口勤、脚勤。在贷款发放后,做到及时全面跟踪检查,确保服务到位,不走过场。一方面,认真核实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做到每笔贷款都心中有数;一方面,对系统数据库的录入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并通过数据展示平台对客户信贷资料进行全面完善的收集。特别是在自身修养上能够严以律己,高标准要求,对客户从不“吃、拿、卡、要”。他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拒收客户送来的“红包”四次,金额约8000余元。

无私贴心行,客户赞扬多。黄江同志在贷款发放后,一方面重抓贷后管理,做到发现风险,及时预警;一方面对贷款客户给予心贴心的服务。当借款户在经营过程中遇市场因素和经营不善,一时出现资金短缺造成归还贷款困难时,他主动将妻子的经营收入和个人的透支卡暂借给客户,不收一分利息,以解决客户燃眉之急,使客户能够及时归还银行借款,个人征信得以维持诚信,受到了客户高度称赞。四年来,累计提供周转资金达120万元。

2010年5月4日,《贵州日报》“论大旱中屹立的贵州精神”一文中这样写道:“精神,是从一个人成长中、一个集体发展中、一个民族传承中凝练出来,并支撑其不断延续的特有活力”。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一个人都需要精神的支撑,信念的树立。

在全省上下都在学习“贵州精神”的今天,只要我们每一个农行人都能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志气;在艰苦环境中表现出干事创业的干劲和闯劲;展现敢打硬仗、善克难关的胆略和智慧;展示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恒心和意志。只要我们每一个农行人都能立足自身岗位做一个朴实、吃苦、感恩的农行人;做一个有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的农行人;做一个热爱工作、认真工作、努力工作的农行人;做一个只争朝夕、奋发有为、快乐无比的农行人;做一个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人生幸福的农行人;遵义分行必定会在全力服务“三农”,向城乡一体化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迈进的征程中一路欢歌、风光无限,就一定不辱使命,回报股东,成就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