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依靠经济支撑,经济需要资金支持,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湄潭农商银行,为最大程度的帮助广大茶农解决资金链断裂问题,使广大茶农最大程度的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倾力打造信用工程,不断金融创新,利用各种组合贷款的发放方式提高茶农的授信额度,使核桃坝村成为贵州省首家贷款亿元村。
一、扎实推进信用工程、深化创新、狠抓落实,促进核桃坝村信贷良性、快速发展。由于南街分理处前期扎实做好农户调查、登记、建档、评级、录入等工作,确保了农户信贷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延续性,加上高频率不间断的宣传以及茶农的积极配合,天道酬勤,2009年核桃坝信用村创建成功,茶农享受到了同期利率水平最低待遇,大幅度的降低了茶农的贷款成本。截止目前,核桃坝村贷款户数370户,贷款余额7803万元,贷款余额能够与个别中等贷款规模的网点相媲美!
二、围绕金融需求,金融创新与时俱进。由于核桃坝经济发展迅速,茶产业的规模越做越大,为能及时精准的满足生产资金需求,湄潭农商银行通过每年农户年审和信用村年审,不断完善农户建档评级清册、信贷档案资料、及时调整茶农的授信额度。近两年来,对生产能人大户的信用授信额度已到50万元,对生产经营良好、不断扩大规模但不能提供抵押担保的加工户,打破常规,通过合理科学的将农户联保、捷易贷、黔微贷等信贷产品组合的方式继续加大信贷资金支持。2015年核桃坝村通过农户联保、捷易贷、黔微贷共计获得贷款2368万元,有效的打破了加工大户的资金周转困难的瓶颈,辐射带动了周边的农户脱贫致富。 2015年4月1日,遵义审计中心副主任李莉在湄潭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余文学,风险总监赵剑锋的陪同下,到核桃坝村开展调研帮扶,提出了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和实现“零不良率”信用村的工作要求,并因地制宜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法。在领导的指导鞭策下,核桃坝的贷款规模由年初的5320万元增至7803万元,四级不良贷款由年初的10户共计17.4万元降至目前的1户3万元,实现核桃坝“零不良率”指日可待。
银行工作人员、当地农户齐心协力,共筑经济腾飞之梦
一、为实现核桃坝经济的腾飞,湄潭农商银行南街分理处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从贷前调查到贷款发放,分理处始终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在农户提出贷款申请后及时开展调查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尽快将贷款资金送到农户手中,解决农户生产生活所需。对信用好、潜力大的农户和加工户,主动提出贷款支持,促进信贷规模的发展。贷款发放后,按要求做好贷后跟踪检查,控制贷款风险。通过金融夜校、发放资料、微信交流等方式宣传金融知识,不断强化农户的诚信意识。对已产生的不良贷款采取电话交流、短信沟通、上门催收等方式,多渠道、多方式、大力度开展催收工作,压降不良贷款,保证各项信贷指标的顺利完成。
二、农户信用意识很强,造就核桃坝村良好的信用环境。核桃坝村绝大多数农户都有很强的诚信意识,他们经常说到一句话:“丢哪样都不能丢信用”,把讲信用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标准。他们中很多都办理了手机短信业务,时刻注意自己的账户信息,保证每月按时还息,到期前按时还本,确保自己的信用记录不受影响,从而营造了核桃坝村良好的信用环境。
三、互帮互助,高度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共同维护核桃坝村的“信用”招牌。很大部分不良贷款并不是农户信用差、赖账不还形成的,而是借款户家庭困难、遭遇天灾病害,无力偿还才形成的。这让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陷入了困境,同时也让核桃坝村的整体信用受到影响。在与茶叶加工户交流后,他们毅然提出,这样的贷款他们来承担,不能让核桃坝村的声誉和信用受到影响。通过他们自主宣传、组织,最终7人一组偿还了一户借款人精神失常的不良贷款,本息共计6400多元,10人一组偿还了一户借款人眼睛失明、腿脚残疾的不良贷款,本息共计11000多元。另外儿子给父亲还,弟弟给哥哥还,侄子给叔叔还的事例也不在少数。因为他们的互帮互助,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让核桃坝村的不良贷款得到迅速压降,维护好了核桃坝村的整体信用。务实诚信、互帮互助,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极强的核桃坝村不但为信贷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更是为当地经济播撒了高速发展的种子!
如今,核桃坝在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同时,加快推进旅游业的发展。“红旗山旅游景区—茶海花香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打造,核桃坝18公里的观光木栈道以及三个观赏鱼塘也将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将形成独特的茶旅一体化,吸引更多的游客,挖掘更多的商机,引领核桃坝村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湄潭农商银行将把握机遇,务实创新,为推动核桃坝村茶业、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和更好的服务,为地区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