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出自一名老师的辞职信,一经曝光,迅速火遍各大门户网站,引起广泛热议。
某些人会觉得这句话很文艺,也有人很佩服她敢于放弃自己的工作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对于40岁左右的人来说,我很羡慕她可以放下自己身上的担子,去享受生活。不管这位老师的初心如何,她都成为别人议论的焦点,她是否预见这些呢?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接受到的外来信息越来越多,然而自己本心的东西却越来越少,变得浮躁、盲从,丧失了自我。当你在微信上看到一则科普的链接,你就顺手转发;网上惊爆草莓农药含量超标,你就争相恐后的通知所有人;别人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你就感同身受。在被信息牵着鼻子走的时候,你是否还能看见自我呢?
也许有人会反问,我们又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所有事自己都能验证出真假。是的,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不能保守落后,但我们也不能被洪流冲走。我们要自我思考,模棱两可的信息不随便转发,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不盲从代入。在激荡的河流中走出自己的道路,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也不要别人的言论左右了你的世界。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种能力。
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要进行内在的整合,把新的经验放在内在记忆中的恰当位置,只有经过这一整合,外来印象才能被自我消化,自我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在这个纷扰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留一些时间给自己,某个夜晚,某个周末,某个年底,不做任何履约交差的事儿,想想自己走过的岁月,看看自己现在的生活,盘算盘算未来。保持着本心,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