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余庆联社ATM机发展的几点思考

阅读次数:1326来源:余庆联社  作者:毛国鑫  2015年8月13日

ATM,是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的缩写,意思是自动柜员机,又称自动取款机。它是一种高度精密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利用磁性代码卡或智能卡实现金融交易的自助服务,代替银行柜面人员的工作。持卡人可以使用银联标识的银行卡,根据密码办理自动存取款、查询余额、转账、更改密码等业务。

余庆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自2010年开通第一台ATM至今,全县共计安装自助取款机29台,存取款一体机10台,设立24小时离行式自助银行7个。截止2015年7月底,全县ATM机发生交易累计411万笔、交易金额累计698943万元、查询笔数346万次。替代了我们很大部分的柜面业务。虽然我们农信社的ATM机发展态势良好,但也伴随一些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ATM机的市场认知度还不高。我们农信社ATM机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来说起步较晚,尚属新生事物,且服务的客户群体为广大农民群众。农民群众由于文化差异、观念差异、理解接收程度的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对于他们而言,接受并适应ATM机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有些人甚至还有抵触等负面的情绪存在,在临柜的时候,我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卡里是不是有钱?我们看不到,会不会丢了?”“我用不成你们那个ATM机,听说也不安全,还是就在柜台取算了。”“你还是给我换成存折吧。”心里不踏实的情绪表现很强烈,相对于ATM机,他们更倾向于存折、存单等这些一目了然的东西。再从操作方面讲,农民群众喜欢越简单越好,这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了ATM机发展与推广使用。

(二)从ATM机本身来说,发展还不够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处理不及时。在ATM机的使用过程中,诸如吞卡、吞钞,设备临时发生故障、网络不稳定等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农信社专业方面的技术人员少,在对ATM机基本故障排除的能力方面还不够,时间上等待较长,处理不及时,难免使客户产生急躁、不满情绪,一次的不如意,导致一生的不愿意,进而出现宁愿在等候区等候柜台办理,也不愿在ATM机办理业务,严重影响了使用率。

(三)一些个例的负面影响。从网络媒体、报刊杂志,时常有些关于银行卡被盗取了资金的实例报道,让农民朋友望而生畏,从此认定了使用“ATM机”不安全,任你再解释也听不进去,有的不断传播,一定区域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四)农村信用社柜面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尚待提高。一线柜员业务不够熟悉,专业知识是懂非懂,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对于顾客提出的诸如跨行手续费如何收取等问题,回答模棱两可。部分柜员由于缺乏耐性,解释工作不到位,难免使顾客产生猜忌、疑问等,从而对于ATM机的使用功能缺乏足够的信任,在使用上就敬而远之。

针对目前ATM机的发展现状,农信社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ATM机的使用效率,更充分、更全面地发挥其功能,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

(一)加大宣传力度。把宣传工作作为长期的工作来抓,通过电视、电台等媒体,加大对ATM机的宣传力度。宣传不仅局限在城郊,还要深入到偏远的村庄,尽最大可能达到家喻户晓,造成一种浓烈的氛围。同时,在宣传上做到宣传方式差异化,尽量通俗易懂,通过简单化的方式,要把宣传服务做好做实,逐步引导群众从认识到接触,最终广泛使用。通过正面宣传,逐步消除那些负面的影响。

(二)完善ATM机的各项功能。目前,农信社的ATM机各项功能很简单、还不够完善,还需要与ATM机设备厂商进行积极的配合,积极反馈运行过程中的系统问题,对ATM机进行定期地调试,升级等,减少故障发生,为广大群众带来更方便快捷的自助金融服务。同时,培养一批专业技术型人才,保障随时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问题,减少客户等待时间,逐步增强客户对于ATM机的信任感。

(三)强化培训提高能力。加强对柜面操作人员的学习培训,临柜人员要有全面熟练的知识,特别是切实提高其在ATM机的操作与使用方面的基本知识。服务做到耐心、细致,解释工作深入、易懂,增强群众对ATM机的信任感和认知度。

农信社ATM机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来说,起步较晚,但是在短短一两年内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随着农信社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ATM机通过不断地调试与改进,已有了较大地的改善和进步,它的服务也越来越多样化。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农信社ATM机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