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浅谈时间的有效管理

阅读次数:1203来源:红花岗联社新蒲信用社  作者:王静  2015年7月30日

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当我们抱怨工作繁忙,做都做不完的时候,想想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或许会有所启发。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但是,每个人对这24小时的把握又不尽相同。浑浑噩噩可以度过一日,马不停蹄也可以度过一日。真正让我们刻骨铭记、感触深刻的反而是那些忙得焦头烂额的日子——忙碌的生命最充实。

时间的宝贵源于其稀缺性,因为稀缺,所以更加需要科学管理。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调节生命的厚度,做时间的主人。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服务行业,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可能正在处理一份报表的时候,客户打来咨询电话,解释完毕、放下电话后又要重新梳理报表数据;可能正在起草一份文件的时候,客户前来办理业务,把客户的业务办理完毕,已经记不清行文的思路等,这种正常工作思路被打断的情况时有发生。要想在这种不连续状态下把一天的工作任务出色完成,就必须首先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我们可以借助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明确事件的重要性和紧急性,以此为标准安排处理顺序。

在绘制出的四象限坐标系中,横轴代表工作的紧急性,纵轴代表工作的重要性。每天工作之前我们可以把已知的事件填充在四个象限,然后按照“先考虑轻重再考虑缓急”的顺序进行处理。第一象限是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必须优先处理;第四象限是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可以放在最后有余力的情况下处理,没有余力可以不作处理;最难区分的是二、三象限,正是因为搞不清这两个象限的优先次序,才使得我们的工作出现混乱。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对企业和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制定计划、按部就班的处理。第三象限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它通常迷惑我们的眼睛,占用大量的工作时间。对于这类事情,可以请同事帮忙处理,而自己把精力都集中于重要的事情上。

二、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处理。工作时间的碎片化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将计就计,对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处理。首先对工作任务进行梳理,认为需要拿出完整连贯的时间进行处理的就集中处理,认为随时拿得起放得下的事情,就可以见缝插针,利用夹缝里的时间零零碎碎的处理。当琐碎的事情越来越少,我们的感觉就会越来越轻松。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太多碎片化的时间可供我们捡拾,比如:客户签字的时候,我们有片刻“发呆”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我们可以把该取给客户的钱准备好,把客户的存折做补登处理,也可以审视一下这笔业务的办理是否合规;上班路上,我们可以对新一天将要开展的工作打个腹稿,构思一下文章的结构,筛选一下任务的优先级次,等到达办公室后,马上就可以着手开展工作,无需再做思考。

三、学会统筹的工作方法。数学家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借助烧水泡茶的简单事例,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合理安排时间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借助统筹思维启发自己,可以使得工序和时间得以减少,于繁忙中“偷”得轻松。举例说明:发放一笔贷款需要经过这些程序:激活贷款证、录入上账信息、出账、请客户签字、建立贷款台账、打印印花税单据和贷款证及帐页、补登存折、复印上账信息、装订贷款资料。在这一套程序中,客户签字和打印帐页比较费时间,可以在打印机打印帐页的同时补登存折,在客户签字的同时装订贷款资料。等客户签字完毕,一套完整的贷款上账程序也就处理完毕。

当然,这只是工作中统筹的一隅,需要统筹安排的地方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时刻带着统筹的思维看待工作,简化工作程序,合并工作流程,轻装上阵。

华罗庚说:“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能手。”只有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好了,我们方可从容应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