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的空心化”问题日趋显著。这一现象在给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青壮年客户外出务工增加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来源,打工存款已成为新增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存款开辟了新战场。如何克服农村人口“空心化”造成的客户流失、存款搬家等影响,继续赢得青壮年客户的青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虽然青壮年客户外出务工了,但他们与家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务工存款仍然通过家中亲人转入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开展“走村入户”等营销服务活动,做好农村留守老人、妇女的金融服务工作,通过他们维系外出务工客户。同时,坚持将信息收集、定期上门服务、帮扶解困等工作常态化,免除青壮年客户在外务工的后顾之忧,以真情服务感动客户,从而培植一批忠实客户。
农村金融机构要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定期到劳务输出集中的地区开展营销,加大维护力度。可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到建筑工地、车站、码头等地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移动开卡、业务咨询、存款预约和贷款资料收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支持他们创业致富,让他们在异乡也能时刻感受到家乡银行带来的温暖。
外出务工青年是电子银行产品的忠实粉丝,金融机构要针对这一群体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加大产品创新和推广力度,可专门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来吸引、稳定外出务工青年客户。同时,不断完善配套措施,加快基层自助渠道建设步伐,使务工人员结算渠道更加畅通,真正让务工人员能够“一卡在手,走遍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