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消费“贷”能否“贷”你看世界

阅读次数:1172来源:农行遵义分行  作者:蹇广宏  2015年5月21日

商品琳琅满目,旅行说走就走,需求不断升级,随着视野的逐步开阔,人们对优质生活的渴望也日趋迫切。面对美好的事物望眼欲穿、触不可及,急坏了积蓄有限或是投资满仓的“消费达人”们。

“世界那么大,‘贷’你一起去看”。于是,银行、电商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各路机构纷纷出牌,推出特色产品,积极抢占市场,布局消费金融。

各大银行稳稳守住核心产品,深耕信用卡拓展与服务。信用卡消费者应该都曾有过购买商品后立即收到银行短信提示分期的经历,信用等级高的客户还曾收到过银行主动为其提高信用额度的请求。这都是大银行为增加客户黏性,主动出击的积极表现。而像平安银行推出的“新一贷,指日可‘贷’”这类产品,通过互联网及掌上客户端快速申请旅行贷、车贷、房贷、寿险保单、职业贷等纯信用贷款,更接地气地拨动着消费者心弦,产品宣传也更直接到位。

电商大佬京东、阿里、苏宁易购等也纷纷亮出白条、分期吸引消费者。阿里的信用消费贷款“花呗”,消费者最高可获得3万元信用额度,目前天猫和淘宝已有超过200万商户支持使用“花呗”付款。苏宁的零钱贷打出了“花出去的钱能生钱”的宣传语,剑指购物款理财。用户在苏宁易购购物并选择“零钱贷”支付,相应金额将先被冻结,30天后再自动扣减,其间的零钱宝收益归用户。基于零钱贷的“非债”性质,习惯使用借记卡的谨慎人群将是其重要受众。

中国银监会2009年曾出台规定,叫停银行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因此转冷。如今,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兴起,推动大学生信贷消费之门再度开启。“爱学贷”、“趣分期”提供的消费信贷产品模式都将目标群体定位于大学生。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内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持续增加,预计2018年将达47%。不难看出,消费金融时代已经来临,这座诱人的金矿等待着有识之士的开采。对于“消费贷”的运作机构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金矿中分上一杯羹,不被挤出市场或是遇上“矿难”,是他们需要思考的难题。传统银行产品高大上,但过于保守、转型较慢;电商作为“消费贷”平台有着“近水楼台”的优势,其受众群体年龄较轻;互联网金融公司融资、购货、贷款链条风险较大,需要谨慎风控。总之,想要在“消费贷”的康庄大道上稳健行远,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全面的大数据征信体系和完备的风控机制三者缺一不可。

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显然乐得有更多选择,但在贷款购物时也需要“三思而后行”。首先要考虑费用成本。选择消费贷款时,利率和费用肯定是必须考量的因素,在自有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不是所有的分期付款都值得考虑;其次要衡量自身还款能力,部分消费贷需求是被机构诱发的,消费者需谨慎衡量收入和还款能力,避免冲动消费、盲目贷款,最终因违约留下不良征信记录,影响将来真正的贷款需求;最后,消费者要注意自身信息安全防护,以免被违法机构骗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