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的名字叫吴春祥,但我很清楚地记得,我以前的名字叫杨晓松,有个哥哥叫杨潘,我曾经掉进过厕所里。”28岁的杨晓松在介绍自己特征时说。
“我就叫杨潘。”有些许嘈杂的人群中,突然响起一位男子大声的回应。
众人的目光被吸引住了,有人惊讶地捂着嘴巴,静静看着这个快步冲上台的男子。
上台后,自称杨潘的男子经过简单的问话,在得到“家中曾经养过猪牛羊、有石磨”等信息后,他激动得有些颤抖地说,当时弟弟掉进农村的木板厕所时,他还小,不敢把弟弟抱起来,后来是父亲赶来救起了弟弟。
“你一定是我弟弟。”杨潘笃定地说。
在这之前,通过“宝贝回家”贵州志愿者的帮助,杨晓松已经看到了家乡桐梓县老屋的图片,与记忆里的老家很吻合,为了早日与父母相认,他一个月前就在福建把自己的血样邮寄到贵州做DNA鉴定。
“现场的朋友们,经过DNA比对,他们的血液符合遗传学规律,他们就是亲人!”杨潘话音刚落,主持人就含着眼泪高兴地宣布。原来,5月31日下午,DNA检验结果刚巧出来,但主办方为了给双方惊喜,现场才正式宣布。
这时,一位六旬白发老妇人,在志愿者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上台,紧紧抱着杨晓松不撒手,眼泪一直流“妈——”杨晓松带着哭腔喊出了这个藏在心中、陌生了22年的字眼。
顿时,现场响起长久热烈的掌声,都在祝福这对母子时隔22年后的重逢。从杨晓松6岁被拐至今,家里一直就到处去寻找,爸爸光福建就去了3次。逢年过节,哪怕欢声笑语再多,但始终都不是团圆,因为总是缺少一个人,而此刻,离散22年的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家人分离22年的艰苦与辛酸,全部融化在这紧紧的拥抱里……
以上的画面是6月1日,在遵义市汇川区体育馆举行的“2014宝贝回家遵义寻亲会”活动中最为让人感动和落泪的一幕,活动当天,13名从小被拐卖到外地的“贵州娃”,参加了由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贵州省联社、宝贝回家寻子网、遵义市公安局和茅台农商银行共同举办的“2014宝贝回家遵义寻亲会”。在现场,来自六盘水、龙里、黔西等地的寻亲家庭、600多名家长前往现场认亲。幸运的是,当天的寻亲会上,有两名被拐10余年的孩子成功与家人团聚。
茅台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在应邀上台介绍了茅台农商银行经营发展情况后指出,一直以来,茅台农商银行根基在地方、定位在地方、发展在地方、希望在地方,业务发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历来就有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优良传统,始终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经营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打造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敢于担当、有所作为和值得尊敬的百姓银行。几年来,单位和职工都多次参与了抗震救灾、抗凝救灾、抗旱救灾、捐资助学等活动,帮扶资金近600万元。同时还充分信贷优势采用基准利率、简化审批流程、无需担保抵押,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减轻了农民负担,认真履行了金融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在活动快结束时,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记者对杨佳鑫进行了采访,当问到为什么要参加此次宝贝回家寻亲活动时,杨佳鑫说:“我们希望通过支持2014宝贝回家寻亲活动,向社会奉献茅台农商人的一片爱心,彰显茅台农商银行的社会责任,提升茅台农商银行的社会形象,同时,帮助那些被拐离家的孩子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并通过此次活动参与反拐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防拐意识,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反拐、防拐、打拐的良好氛围。”
活动当天,茅台农商银行行领导杨佳鑫、谢翔雁、杨天志还与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制片人汤鲁彬等为13名被拐孩子和家庭发放了茅台农商银行精心准备的小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