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杂的大厅,凌乱的填单台,排着长龙的队伍……这是信用社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现象。伴随着竞争的压力和服务的提升,信用社大堂经理这一职位也应势而生了。然而,这些“新生”的大堂经理却面临着“名不符实”的尴尬局面,如何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是信用社每一位大堂经理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大堂经理是一个倾听者。我们每天与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但无法完全了解客户的需求。倾听——这项往往被我们忽视的竞争力,已成为我们理解和挖掘客户的重要途径。与人沟通,就要善于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倾听是一门艺术,是一种修养,这不仅仅要求我们用耳朵去聆听,还要用眼观察,用心体会,对收集到的信息加以整理,做出反馈和回应。曾蝉联十年台湾中华奔驰销售前三名的超级业务员邱次雪,就是因为懂得听,十年卖出五百辆奔驰车。她说,让客人先说话,才听得到她的需求与考虑点,而不是径行推销。 一次,一位老板娘下巴抬得高高进店里看车,同事亲切趋前问候:“您要来看车吗?”老板娘不悦答道:“来这不是看车,是要看什么?”这时,只见邱次雪静静的端上一杯水,不发一语。老板娘开口:“你们业务员服务态度很差,卖的车又贵。”邱次雪虚心请益:“那我们要如何改善呢?”她挽着对方的手往贵宾室里坐下,门一关。三十分钟后,一笔两百万元的订单就到手。 “过程里我都没说什么,只是听她抱怨二十分钟。”原来,这位顾客早就锁定一款车型,但逛了几间车行都没碰到满意的业务员。邱次雪用心的听她的抱怨,一边响应,同时也整理自己的思绪。等客户气消后,她开始与对方聊起家庭生活的经验。不过三十分钟,交易就完成了。善于倾听,是理解和宽容的基础。大堂经理要懂得倾听客户的心声,才能“对症下药”,提供相应的服务。
大堂经理是一个引导者。所谓引导,即通过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某事物的发展。在银行,大堂经理要主动询问客户需求,引导客户取号,指导客户选择交易渠道(柜台、自助设备、电话银行)办理业务;指导客户填写单据,引导客户到等候区等候,一方面为客户节约时间,另一方面可提升银行工作效率。这些是满足了客户现实的需求,在更深层次上,要引导客户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大堂经理必须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引领客户参与到银行的各项业务运转之中,从而产生对银行的依赖感。大堂经理必须急客户之所急,挖掘他们的潜在需求,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客户和银行利益的双赢。我们只有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实现银行自身的价值。
大堂经理是一个服务者。先进服务理念和优秀服务技能是大堂经理的基本要求。前不久在广东高州发生的老人在银行猝死的案件,应该给我们一次深刻的教训。虽然该社的领导事后解释说这是无密码存折取款,按规定必须本人前来办理,工作人员并未违规,但是银行工作人员却说让老人拔了针头也要自己来,无疑是对客户极大的伤害和不尊重。大堂经理的职责和服务正该在这样的时刻体现出来,如果我们坚定一种为客户服务的理念,那么,在坚持制度的前提下,我们本可以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即使是老人在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来到银行办理业务,我们是否可以为老人提供专门的人员和服务,并且在态度上不应表现出嫌弃和不耐烦。服务,是通过我们的行动为客户排忧解难。一个微笑,让客户心情愉悦;一声问候,让客户宾至如归;一句解释,让客户满意而归。大堂经理要把服务渗透在自己的每一次行动中,以虚心的态度和温情的服务挽留客户。
大堂经理是客户进入银行首先接触的工作人员,其言行举止将影响客户对银行的第一认知,在银行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堂经理应该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我们扮演者多个角色,可以是环境清洁员,可以是业务宣传员,可以是服务监督员,也可以是矛盾调解员……尤其是在信用社大堂经理各项制度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肩负重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摸索,寻求一个适应客户、适应环境、适应自身的最佳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