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信息 > 会员动态

农行遵义分行流动工作组填补金融服务“空白点”

阅读次数:1835来源:农行遵义分行  作者:肖凡 吴雪  2009年12月14日

近日,贵州遵义正安县磨刀沟农户李才林通过电话银行给远在天津上大学的儿子转了生活费。依靠农行的产品,正安县村民结束了以前“七八里山路,大半天汽车”才能赶到县里给孩子汇钱的历史。

据调查,在正安县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有着老李同样烦恼的农户大概有四千余户。而像正安这样的贫困县,遵义又有四个。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类似磨刀沟这样刀耕火种的贫困村子在政府的扶持下渐渐有了现代文明的迹象,农民生活有了好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起来。但是在贫困地区,金融机构十分匮乏,有的县份上二三十万人口只有两三家金融机构单点支行,农户办理简单的结算业务都走好上数十里赶到县城,金融服务的匮乏日益成为农户脱贫致富和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切实做好偏远地区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工作对于“三农”试点行遵义分行来说已经刻不容缓。该行针对实际情况,确立以“试点”填补“空白点”的方针,切实解决城乡金融服务二元化的问题。

    该行以银监局提出的“消灭空白点 加快全覆盖 增强农户享受金融服务公平性”为出发点,结合乡镇的金融资源分布和服务需求特点,逐步改善遵义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和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

为满足偏远地区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农户的金融需求,该行组建了便民流动工作组开展流动式服务。由行领导带队,组织由三农客户经理、信息技术人员和法律顾问多次组织深入辖属道真、务川、习水、正安等金融资源相对匮乏的县域考察调研,与老百姓、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座谈,对加强空白乡镇金融服务的模式、方法和流程进行协商,经过大量的考察调研和分析,最终确立了以便民流动服务为主,自助机具投放为辅的“填空”方案。

该行专门选派“三农”业务骨干和技术人员组建了便民流动工作组,负责针对农村经济特点“哪里需要哪里走”。对于交通便利的乡镇,工作组针对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季节特点,灵活掌握营业时间,在赶集日、节假日、农忙季节和农闲季节前往约定地点,开展有针对性服务。为了提高贫困地区农户对农行政策和产品的认知度,流动服务组先后开展30余次“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广泛普及金融知识。对于交通不便的乡镇,该行合理布设ATM或POS机等自助设备,为农户提供存、贷、汇以及代收代付等基础服务,进一步改善支付环境。该行还将通过选聘青年志愿者,凭借乡镇“五老”和资深干部等当地外部力量,协助开展业务宣传、信贷客户筛选、相关资料收集、简单业务咨询等。该行先后推行“以卡代证”和以惠农卡代收水电费、电视闭路费等模式为农户提供“服水土、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实现惠农卡整村整乡推进,受到农户的好评。

该行的惠农举措和支农效果也受到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被当做支农典型给予广泛宣传,贵州省人行金融稳定处、支付结算处和《贵州日报》专程到该行调研相关工作,对该行服务“三农”的实举给予充分肯定。

目前,该行在“零金融机构”乡镇增设便民流动工作服务点29个,辐射30多个村镇,新增ATM机具40台,POS机具107台,安装支付通253台,为近3万农户开通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让原来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4万多农户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灵活的现代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