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银行最具创新活力的业务领域,银证、银基、银保、银信等合作类交叉性业务风险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的合作类交叉性业务被业内形象地视为 “猫捉老鼠”的游戏,而其深意则是通过跨市场的互动来规避监管。
然而,这类创新业务或产品在提升市场活跃性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其潜在风险。
3月3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银监会党委会上,特别强调了对当前金融的风险防控和化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会议中,尚福林还提及理财、代付以及银证、银基、银保、银信等合作类交叉性业务领域的表外业务关联风险,以及影子银行、民间融资、非法集资等领域外部风险传染。
“从银监会今年工作安排的种种迹象来看,对于风险的防控是越来越细致,并不是以宏观的方式来调控,而是针对风险点来逐个击破。”某证券公司银行分析师对记者称,这也意味着监管层思路的改变。
该分析师告诉记者,在金融产品不断寻求创新和规避监管的同时,跨市场合作的风险也随之提升。
从银行的实际运作看,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巨大,而产品结构复杂,潜在的风险是不能忽略的。
此外,该分析师还对记者分析表示,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机构、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之间,通过跨市场互动,创设出各类金融产品。这些产品的总规模大、业务分散、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涉及机构广,其系统性风险极强。
而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部的一位人士则告诉记者,银监会已经在银行理财业务方面不断地出台新规和指导意见规范业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